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优秀生”为何厌学

0
回复
15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7 08: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4-8-27 08:42 编辑

   抑郁、焦虑厌学……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有专家发现,有些小学时是“学霸”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令家长痛心、亲朋惋惜、网友叹息。这些优秀的孩子怎么了?
      专家指出,一个人出现心理问题,由三大因素造成。第一是生物遗传因素,诸如家庭精神病史等。第二是自身的个人因素。有的孩子天生内向且偏执,这些人格特征的孩子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第三是社会文化因素。例如社会变化太快,无法适应;人际竞争激烈,压力太大;面临选择太多,烦恼焦虑;欲望水涨船高,盲目攀比。对青少年来说,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两大因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
       不少父母很难理解,现在物质条件这么好,父母会力所能及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居然还有一些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其实,正是因为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老怕他不成才,过度关心、过度保护、过多关爱,这反倒害了孩子。就好比对一棵小苗不停地浇水施肥,怕他长得慢,再拔一拔、晃一晃。如今,这种拔苗助长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优秀”的孩子。在不断迎合的过程中,孩子容易失去自我,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这样的孩子,容易自我高度压抑,成为“炸弹”,情绪上随时“爆炸”。总之,家长对孩子高期望、高控制、多包办、多批评,就会导致孩子没有自我、人格发展不完善,容易埋下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隐患。
      学业压力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不少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将分数作为最高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家长也会对老师有很高要求。如果孩子学不好,家长可能就会怪老师教得不好,怪学校抓得不严。这导致一些学校非常功利,只盯着分数,不管学生学得开心不开心、有没有学习动力、将来还爱不爱学习。学业压力还可能表现为同伴压力。比如,你学习差,老师不喜欢你,同学也不喜欢你,你在学校里的处境就不好。多重压力环境让孩子无处可逃。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活是多元的,从家庭教育层面来说,家长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在学习上,一定要多发现孩子优点,让他们在学习之外的领域拥有高峰体验,体验成就感。这样,即使他们学业成绩不理想,也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此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让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要让他们回归到自然、回到人群、回到生活本身。例如参加绘画、音乐等美育活动,并不一定要去考级,少些功利、专注体会艺术本身,孩子自然少些焦虑。
------(摘自《半月谈》原碧霞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