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市15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这两天,上海书城、各大书店呈现教辅书销售旺季。记者调查发现,教辅书质量良莠不齐,有一部分教辅竟然是 “剪刀加浆糊”拼凑而成,字迹模糊,还夹带广告;而家长和学生在选购教辅书时也存在盲目性,甚至请老师电话导购。相关专家指出,应尽快建立教辅图书质量监管机制。
“翻开不同版本的教辅书,你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封面区别较大,教辅的内容却非常相似。”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她翻阅了多本教辅书,发现部分教辅书上使用的讲解图片都是一样的。记者随机在本市多家书店购买了6本不同出版社的教辅书,对比后发现,部分教辅书存在雷同: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有两个版本的教辅书“情景导入”内容雷同;在“知识点”讲解部分,大段讲解的文字均为小学一年级教材上的文字和内容。
除了内容相似,部分教辅书的质量也令人堪忧。部分教辅印刷质量不一,部分图片上附带的书名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析;部分教辅书的纸张非常薄,只要用水笔书写,墨水会立即渗透到内页。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辅书由工作室编写,聘请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编写;还有部分教辅书由社会培训机构编写,部分参与编写的人员甚至没有从事教师岗位工作的资质。 |
兴仁人保财险积极开展保险宣传活动 助力保
黔西南人保财险:发挥道路救助基金优势 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