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你的习惯

0
回复
2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3 10: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4-8-13 10:07 编辑

     孩子不自律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尤其是下面6个教育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习惯一:是“陪着”还是“伴着”
   前段时间,河南的7岁男孩小蓸,在网上火了,并且得到网友的纷纷点赞。前年的小蓸,还是个胖乎乎的小胖子,爸爸决定带儿子跑步。一年下来,小蓸从“小胖子”变成了“阳光小男孩”。
      爸爸表示,在此期间,孩子有过哭闹、想过放弃,最终,在他的陪伴下都完成了。看过这样一句话:每天高质量的陪伴,半小时远胜于一天。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同小曹这般幸运,能得到父母真正的陪伴。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在无声地呼喊父母的关注。孩子是否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高质量的陪伴,是第一道关。
   陪伴在质,不在量。哪怕每天抽出来10分钟,对孩子全身心地灌注,一年下来的话,孩子也能集齐一整“桶”的爱,去滋养他们的信心与坚定、专注与果敢。
习惯二:是“安排”还是“商量”
       前两年暑假,我都会提前打听,给孩子报一些夏令营等活动,大多都会挑一些我认为对未来、对学习有益的课程。
   然而,不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冲突不断。有了这几年“出钱出力不讨好”的经历,今年我决定“躺平”,先让他们自己拿想法。没想到,他的选择与我想的不谋而合,我再三确认、带他体验,再报名。整个过程几乎没让我操什么心。
   感受到尊重,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尊重,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承担自我管理的责任,形成自我负责的闭环,而不是“我为你好”、“我安排你做”的填鸭。
习惯三:是“说道理”还是“重行为”
     “跟你说过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归回到原处”,“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是不是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其实,不是的。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会有那么多教育冲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随处丢弃的玩具,下次再玩时,自然是找不到的;磨磨蹭蹭上学迟到,自然要遭到老师的“处罚”……这些事情不需要说太多,家长适当放开手,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自律”的好处。
习惯四:是“权威式奖励”还是“平等式激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习惯于用这一招:“把这3页写完,就让你看30分钟电视”;“坚持一周叠被子,奖励你10块钱”……毫无疑问,孩子也是“勇夫”中的一员。
   被奖励喂大的孩子,看似自律听话,实则,孩子的内在动机,正在被“物质的欲望”和“权威的施予”逐渐吞噬。
       自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热爱。真正的自律,也不是靠逼或哄,而是激发内在动力。真正能持久、快乐学习的孩子,往往是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非被物质所吸引。
真正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安全感与满足感,而非为了得到某种物品。类似“奖励”的快餐式教育,不过是父母偷的懒,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十几年;教育好一个孩子,也没有捷径可走。
习惯五:是“一口吃个胖子”,还是“循序渐进”
        许多父母因焦虑,不能忍受孩子丝毫的松懈:一次考试不行,便责骂孩子;一次无意犯错,便指责……
想要孩子自律,父母先要领悟什么是“自律”。长期紧绷的皮筋,迟早会断;一直消耗的精力,迟早会枯竭。自律从来都不是苦行僧似的坚持,而是一点点精进的自我掌控力。不仅是想做到什么做到什么。更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是学习、娱乐、休息、运动等多种活动的合体。
习惯六:是“教一套做一套”,还是“以身作则”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张照片:妈妈带孩子坐地铁,妈妈捧着一本书,孩子也捧着一本书。想要传递的道理很简单: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不妨观察一下:不爱看书的父母,孩子自然也是手机不离;生活颓废的父母,孩子基本也提不起精神;想要孩子懂得控制情绪,父母先要做到情绪稳定;想要孩子认识读书有用;父母先让孩子看到读书有用;想要孩子早睡早起,父母先要做到作息规律。
      有人说,真正的自律,是反人性的,因为人的本性是:趋易避难、趋利避害。想要做到自律,便要克服人性中的及时满足、及时行乐。若已经成年的父母都做不到,孩子是很难做到的。教育的路上,习惯是核心。父母良好的教育习惯,是养成好孩子的基石。从习惯做起,帮孩子养成自律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摘自《某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