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4-3-8 09:01 编辑
阎肃,1930年出生,河南保定人。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他创作的歌剧《江姐》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转移“斗”志 唤起儿子的学习热情 1967年4月,儿子阎宇出生时,阎肃工作忙,又常出差。妻子照顾4岁的女儿就已经够她累的了,于是只好把阎宇送到沈阳姥姥家。 阎宇7岁上小学。第一天就和同学打架了,老师把阎宇拉到了一边,批评了他,他一生气把半个教室的课桌都推翻了。一年级还没上完,学校就要求其转学。就这样,阎宇和爸爸搬到了北京,上了附近的小学。 就在爷儿俩单住的那段时间,阎肃对儿子打架不管不问,也从来不督促儿子学习。 阎宇喜欢斗蛐蛐,父亲一有空闲就与儿子斗蛐蛐。儿子好斗,阎肃将儿子好斗秉性引导到斗蛐蛐、“不犯事”的事情上来,还能激发出儿子学习自然知识的热情,有效转移儿子“斗”的方向。令人稀奇的事果然出现了,儿子不仅课外知识丰富了,而且在体育运动上成了班里的一名健将。看着儿子的变化,阎肃知道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是对的。 因势利导“小霸王”变成优等生 阎宇不再打架了,学习成绩一天一个样。1980年,阎宇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重点中学师院附中。上高中时,班主任想请阎宇的父亲给全年级毕业班讲一次课。 到了那天,阎肃一开口就把大伙儿都镇住了。他先是顺嘴说出用一些同学名字编的顺口溜,惹得大家笑个不停。接着,他讲了他的人生观;以前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兵就不是好兵,其实不然,元帅是元帅,兵是兵,元帅重要,兵也非常重要。阎肃说,往“高处走”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合,要立足自己努力,做什么工作都能快乐地生活。 讲完课,阎宇在学校成了名人。他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崇拜的感觉。1985年高考,阎宇取得了全校文科第一的好成绩。上大学后,他尝试下海经商,结果效益非常好。2007年,阎宇开始频频出书。如今,已是银行副行长的阎宇,在2010年8月他的新作《一片丹心向阳开:艺坛老兵阎肃的故事》出版,阎宇说:“我是想报答父亲对自己的不放弃、费尽心血的养育之恩。” -----(摘自《某报》6.21)名人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