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11-17 10:04 编辑
韩国 要学会鞠躬和问候 韩国父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随时随地进行。在孩子刚会说话之际,礼貌教育就渗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比如,大人给孩子东西时,孩子一定要双手接过,鞠躬道谢。儿童见到邻居、熟人,要主动上前鞠躬问候。即使是路过门卫,父母也不忘提醒孩子向门卫叔叔问候。 幼儿入园以后,每天早晨上幼儿园,见到老师必须鞠躬问候。当家长离开时,老师还会要求孩子向家长鞠躬道再见。 美国 教导孩子要谨言慎行 美国人对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强调社交技艺和常规礼节,教孩子如何以适当的方式与成人打招呼,如:用力地与对方握手,直视对方的眼睛,微笑着说一些好听的话或礼貌用语等。教孩子要谨言慎行。 美国人尤其注重对孩子进行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要求孩子讲究礼节,出入公共场所,衣着须整洁,切勿身带异味。无论任何时候,接受他人服务时,都需要说声“谢谢”,否则会被视为无礼。不随便露出令人误解的微笑;不在排队时插队;丢垃圾;不牵手或勾肩搭背行走。 日本 第一课就是学习尊敬父兄 日本的幼儿摇摇晃晃会走路时,第一课就是学习尊敬父兄。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向哥哥和弟弟鞠躬。鞠躬有详细的规矩和范例,要知道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一个日本人必须懂得在哪种场该行哪种礼,而且从孩提时期就得学习。 日本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一起谈话时,必须按照对方与自己亲疏的程度,或对方的辈分,使用不同的词汇。日本人也有“敬请”,使用时,还伴有适当的鞠躬或跪拜。以性别、辈分以及长嗣等为基础的等级制,是日本家庭礼仪的核心。 英国 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入座 英国孩子一般两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如:“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不要用手抠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大一点的孩子要学会使用牙签,并用手捂住剔牙。用餐完毕,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离开。 新加坡 仁义道德为“治国之纲”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李光耀总理及时提出,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而有礼”的国家。 80年代初,新加坡又进一步把“仁、智、勇、义、礼、廉、耻”作为政府必须贯彻的“治国之纲”。既然新加坡把仁义道德、礼仪礼貌教育作为“治国之纲”,那就不难想象,他们对礼仪礼貌的重视程度以及自身的文明程度该有多高。 ----(摘自《家报》4.18)国外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