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问题孩子”多出自“生病”家庭

0
回复
69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时候,一些家庭“硝烟弥漫”:父母只见“问题”不见人,认为孩子不够努力;孩子则躲进了“问题”里。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陈发展在专著《为什么家庭会生病》中指出,家庭如同生命体,不发展会“生病”,也容易出“问题孩子”。
什么样的家庭易“生病”?
一对夫妻带着八九岁的女儿来看病,主诉是“孩子不愿意上学”。陈博士按照精神科的常规流程做了检查,没有发现病理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这对夫妻的焦虑和不安,使他开始关注疾病之外的部分,从家庭系统建设的角度来理解和干预。
家,除了遮风挡雨,还是一个塑造自我的地方。家的心理意义,首先是提供归属感。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当我们在一个群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包容和理解时,就会焦虑、胆怯和不安,甚至回避。
临床观察发现,有问题的家庭背后总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批评、指责、冷酷、紧张和控制。不过,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只是这个家庭有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健康的。
谁最容易出现“症状”?
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这似乎是当下不少家庭的画像。如果父亲很忙或者功能缺失,儿童依赖母亲,分离感发展缓慢,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动力就会削弱,成长就可能受阻。同时,父亲的缺席让母亲的情绪和期待只能投注于孩子,孩子一旦不符合期待,母亲就非常焦虑。
久而久之,母亲觉得自己在家里耗费的精力太多  ,夫妻之间开始埋怨、争吵,甚至要离婚。孩子既难过又紧张,便没有心思学习了。当父母冲突严重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问题吸引父母的关注,甚至自伤、自杀,从而减少父母之间的冲突。“问题孩子”就这样一步步被家庭“雕刻”出来。
家庭治疗师李维榕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结果显示,导致孩子情绪反应最激烈的家庭关系,不是父母对他的批评指责,或是他自己犯错,而是父母之间的冲突。
如何让家庭保持健康?
改善家庭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欣赏和表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同样也没有完全不美的事物和人。人格不独立的父母非常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未完成的心愿一股脑地投注给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努力、不听话。时间长了,孩子容易形成情绪问题或身体疾病,父母与孩子也会产生亲子冲突。
其次是家长要自我成长。家庭是有生命的,随着发展周期的不同,家庭的互动需要调整。孩子小的时候,需要被照料、指导和管教,孩子也会接受管教。现如今,孩子的青春期提前,既不容易被物资所满足,又缺乏紧密、友爱的同伴关系,压力缺乏宣泄。而很多父母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家庭的精神供给与滋养没跟上。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开始具有自我独立意思时,家庭规则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大部分精神心理问题多首发于青少年时期。
再次是建立清晰而有弹性的家庭规则。家庭中要充满理性和包容,但不要一味地纵容。在不同阶段,家庭规则是不同的,要灵活变动。清晰的家庭规则的特征是,允许家庭成员具有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权力,相互欣赏和鼓励。家庭成员既能感受到适当的约束力,又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获得力量。
(摘自《某报》顾学文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