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学霸是如何出来的

0
回复
135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7 0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3-6 15:14 编辑


某校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心理学系长聘副教授Christie是类比推理领域享誉世界的专家,长期致力于研究人类智能的起源。她研究指出,和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具体解题技巧相比,培养类比思维也值得家长关注。而自由玩耍,正是习得类比思维的重要渠道。
“瞎玩”的奥秘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最为深刻的变化之一发生于学龄前时期。学校并没有明确教给孩子“朋友”“敌人”,或其他复杂社会角色的概念,也没有明确教导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造力以及培养适应能力。Christie指出,孩子常在游戏中,学习此类通用生活技能。
大量证据表明,游戏对于儿童社交、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发展非常必要。拥有更多玩耍时间的孩子会在语言发展、数字知识、社交技巧和情绪控制方面表现更好。
在《爱因斯坦不用知识卡:孩子究竟怎样学习以及为什么》一书中,知名儿童心理学家帕塞克表示,真正的智力和创造力不会源自严格管制下的活动或死记硬背。很多研究发现,真正对孩子身心发展最有益的,是孩子自发的、独立的玩耍,特别是户外玩耍。
Christie四岁大的儿子就经常玩“沙坑”。在沙坑沙子中,孩子可以运用想象力,搭建城堡,这个过程中也常有和陌生小伙伴间的互动。Christie经常看到儿子主动邀请、组织其他小孩共建。
但作为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一环,游戏往往不会自然发生,它的发生常受周围环境及可供进行游戏的机会的影响。

《大西洋月刊》指出,现在的孩子常被以安全之名过度保护。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等,甚至已被从童年中剥离。随着自由玩耍时间的下降,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逐年上升,当代美国儿童焦虑症和抑郁的发病率已是上世纪50年代的56倍。
不完美学霸的成长“秘籍”

在闪耀的履历下,Christie自称“不是完美学霸”。在印尼上小学时,她在班里的成绩排名基本在前十名左右,平时也没多认真学习,每天都赶紧做完作业,好留出时间看喜欢的侦探小说,和小伙伴在户外玩。爸妈也不会“鸡娃”。直到小升初时,她意识到升学成绩很重要,才专心学习,考了第一。
回忆自己从小学受到的教育,Christie最感激的是父母很少告诉她应该去做什么,而是经常问她的想法和感受,她为什么做或不做一件事。这让她觉得自己被信任,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在课外班上,父母也完全尊重她的兴趣,给她报了喜欢的表演课,虽然母亲本人对表演没多大兴趣,也没觉得表演课能对学习成绩有啥好处,但还是很支持孩子,每周会大老远开车送孩子去学表演。
直到去新加坡读书,当时英语还不是很好的Christie才真正遇到学业上的挑战。老师不希望她继续学这门课程,但这门课恰恰是她很喜欢的。她对老师说,“我要继续学习这门课,我特别喜欢。我也有很多成绩不好的经验,但正是通过这些经验,让我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很多教育学研究显示,在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小学生,是在学龄前就掌握了诸多通用技能的学生,而不是那些追求某些特定技能的学生。
养育如同放风筝
目前,Christie在试图搭建更多让孩子自由探索,提高类比思维的游戏环境。她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韩西丽老师合作,正在北京中心某处改建一片儿童活动区。
场地中,有一片木质羊群的设计,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在羊群中探索。羊群的空间排布体现出了一种互动上的模糊性,这些木羊既好象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又像是在相互追逐。这种模糊性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探索性行为:他们可以骑在羊身上,玩扮演游戏,也可以在羊群间追逐嬉戏。
家长的休息座位也设置在游乐区中央,而不是边缘。这样,休息、等待中的家长,也可以随时加入游戏。她认为,不论是陪孩子玩耍、聊天,还是补习功课,亲子之间最重要的,其实是情感交流。
她最喜欢的一个关于为人父母的隐喻是“放风筝”。“你们之间有那根线的连接。但为达到这个结果,一开始,你要根据风的情况,风筝的形状等具体情况去调整。不能随意拉扯这条线,也不能随意跑,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判断。最后,风筝会拥有自己的天空。”
(摘自《看天下》2021年第14期 陈光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