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2-11 08:38 编辑
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竞争压力,使不少家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模式化的生活:家长苦于在工作、家务和孩子之间寻求平衡,孩子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业和兴趣学习上,“累”和“没时间”,是很多家庭的共同感受,一些家庭仪式也因此被简化甚至忽略掉了。其实仪式感是孩子成长不能缺少的精神营养。 爸爸妈妈的陪伴、父母给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仪式,比如睡前故事,能为孩子的内心注入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仪式不分大小。只要精心营造,很多日常行为都可以成为属于自己的家庭仪式,带给家人体贴温暖的仪式感体验。家庭仪式一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就成了一种习惯。仪式感,会让家庭更具凝聚力。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家庭仪式感的建立就是家长对孩子一种非常好的身教。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习得这些仪式,慢慢地内化为自身成长和自身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延续下来,成为家庭传统。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精致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也是引导孩子懂得生活、传承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有仪式感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懂得珍视平凡的日子,更善于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的意义,他们有制造幸福的能力,其一生会更幸福也更爱自己的家。 -------(摘自《某报》陈若葵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