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到12岁是儿童“财商”培养期 如今,压岁钱也坐地起价,孩子收到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处理就成了个问题。 不同年龄的孩子,如何逐步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到多大时,就可以让他们参与压岁钱管理了呢? 压岁钱放进三个储蓄罐 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过年的这笔钱可以分成三个储蓄罐来放: “需要”:日常开销,如公交车费、餐费、书费等;“想要”:梦想目标,零食、玩具等;“储蓄”:投资账户。 第一个罐子建议用透明的,让孩子看得到里面的钱,这罐子里的钱,就是生活中常用的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第二个“梦想目标”,起初时可设置得偏低一点,如孩子想要的游戏机玩具等;这部分金额可占压岁钱总数的50%以上,可以存进银行,当然,账户是孩子的。 第三部分投资账户里的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存进银行,二是请父母代购理财产品。例如买股票、基金、少儿保险等,这个罐子里的钱是用来生钱的,也就是要想办法投资,让钱越来越多。父母最好不要轻易挪用这笔钱,保证孩子的知情权。 三四岁时可以谈钱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不愿意和孩子谈钱。其实孩子的财商培养,是从小开始的“系统工程”。小学一年级,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认识货币,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巧妙地和孩子谈“钱”了。 3—4岁的已经知道大小多少的概念,而且能数出实物数量,父母完全可以让他学着认识钱。比如小女孩要父母给芭比添置新衣服,父母可带着孩子逛超市,让孩子看价格标签,自己对比各类娃娃套装的价格差别,这是孩子学习的大好机会。 防止孩子乱花压岁钱 训练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这个计划最好是在给钱的时候制定,家长只提出原则,具体内容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要监督检查。 可带孩子购物消费 父母给孩子买东西,可带孩子一起去,通过货比三家,教会孩子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让他们在自己支配花钱时更加节俭。 模拟生活开支的训练 让年龄大些的孩子为自己买日用品,为家里买菜、交电话费等。家长可以翻开账簿,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摘自《家庭保健报》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