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母亲在《家庭教育报》的家长群时向群友们诉说了她的苦恼:“儿子14岁了,什么事情都不愿自己干,依赖性强,遇到什么事都来问我们怎么办。都这么大了,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房间也从来不收拾,做事的时候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他是学校里自理能力最差的,老师也经常说要让他干什么他就是干不好。我现在为了孩子已经付出很多了,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时间,但是孩子还是没有培养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看现在的父母们,孩子吃饭有专人侍奉;上课有专人接送;衣、食、住、行都是父母打点,孩子是家长的一切。但爱孩子是需要正确的方式的,样样包办并不是爱孩子,那样只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正确的爱是培养孩子的处理能力,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够在成长中体会到快乐。所以,放开手脚,做个“懒”父母。 孩子的身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当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在无意识中扼杀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个“懒”人。当孩子惹上了麻烦,家长可以安慰孩子,以此表现对孩子处境的理解,但是,请把这个麻烦以及带来的后果再次交回孩子自己的手里。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想办法,有什么想法你可以和我商量,但是爸爸妈妈不会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做。也许在此过程中,孩子会出错,甚至有的会惹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父母可以暗中给予帮助,但不要包办代替。 帮孩子在挫折中找到自信 当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一些挫折,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支持,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父母的情感支持能够给孩子战胜失败与挫折的勇气,也是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战胜失败与挫折的力量源泉。一份理解、一个支持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表达出的都是对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不要把孩子的失败与挫折看成是自己的失败与挫折,更不要错误地认为孩子遇到失败与挫折就等于自己的面子受损。一味地批评与指责,只能让受挫的孩子再次受挫,其最终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从此一蹶不振。 让孩子在小事中总结经验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做事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小孩子,他们解决问题也会有多种可能的方法,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例如父母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只要孩子提出了方法,就给予肯定,并帮助他们归纳有益的经验。不过必须要注意一点,大人说出的话不能带任何说教意味,也不要有愤怒或威胁,要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明白,你是为了他的以后着想。其实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得多。把孩子的问题直接摆到他们面前,孩子们就会觉得必须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他们知道,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替他解决,在潜意识里,他们也觉得,自己解决问题的感觉会更棒。 磨炼,对当今时代青少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任务,是协助建立一套应付社会需求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去自己面对问题,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用自己双手去创造未来。只有这样,孩子的独立才能实现,才能赢得未来。 (摘自《家庭教育报》于艳艳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