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控能力从两岁左右开始形成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发展起自律和自控的能力,在两岁左右,幼儿这种自控能力才开始萌芽。 充足睡眠是自控能力的“能量场”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相对不是太大,家长要需要尽可能保证他们的睡眠时间在每天10小时以上。这就需要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 专注力是自控力的“试金石” 专注力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才开始重视。下面推荐几个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1.木头人游戏。大人和孩子齐声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不许笑!”不管什么姿势,都保持不动,静止几秒钟。 2.纸箱游戏。准备一个大纸箱,四边挖出手伸进去的圆孔,里面放一些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孩子伸手进去摸,猜猜是什么。大人的手也伸进去,互相摸摸,猜猜是谁的手。 延迟满足是自控力的“代言人” 延迟满足指的是人对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够等待的能力。研究发现,从小自控力强的孩子,长大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的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抗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做事效率较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因此,对于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孩子,但物质方面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父母的积极回应是自控力的“催化剂” 成人回应孩子行为的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如果父母受到孩子的尊重并对孩子具有一定约束力,他们给孩子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遵守,即使父母不在场也一样。因此,在给孩子约束和规则的同时,不能缺少积极的关爱和支持。规则之中需要有适度的自由并行,如此,孩子才会自觉地遵守规则。 (摘自《健康之友》付小平 文 科学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