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在英国,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样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人交谈等。英国人一向以“绅士”著称,他们对“进餐礼仪”也非常看重。在他们看来,一个“无礼”的孩子,既是个人学养不够、家教缺乏的表现,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长大后更不会有所成就。有些家庭还特地请来当地有名的教师,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的教育。所以,英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了如何在餐桌上像“绅士”一样进餐,如何帮助家长摆放餐具,如何得体地与客人同桌进餐。餐桌礼仪教育,不仅锻炼了孩子本人,提高了孩子的个人修养,也给家长减轻了家务负担,同时也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性格。 针对孩子在餐桌上的坏习惯,英国的家长们还把“进餐习惯”,纳入了“餐桌教育”的内容。他们从孩子坐上餐桌的那天起,便鼓励孩子自己夹菜、进食,家长们认为,孩子“自食其力”,有助力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英国的家长不仅给孩子讲解每道菜的营养、味道,让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摄入更多的营养,而且还“亲口”给孩子做进餐的示范,从而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另外,英国家长们会教孩子区别哪些餐具是“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 (摘自《科学生活》萧炎 文)国外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