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也很有一套。这都得益于他那“三不一有”的教子章程: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每一门都考100分;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多从玩中学习;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有一次,小女儿舒立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哭着回到家中。老舍弄明原委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安慰女儿道:“我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要紧,60分已经挺高了。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要是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顶多考20分。”这些话让小女儿破涕为笑。她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信任和理解。 时光荏苒,孩子们渐渐地长大,到了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关键时刻。这时,老舍只是坐在一旁听着孩子们热烈讨论,自己一言不发。当孩子们征求父亲的意见时,老舍笑着说:“你们讲的都是外国语,你们该入哪科我一点儿都听不懂。我上一边去待着,不参与意见。”最终,兄妹四人全部选择了理工科,无一人继承他的衣钵。老舍对儿女们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很赞成。” 老舍先生所说的“不必非上大学不可”,并不是说明他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不主张别人上大学,而是一种反对“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他谈到自己对孩子们的希望;“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儿加减法、知道一点儿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若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 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儿童最可贵的品质,万万不可扼杀。 (摘自《黄河●黄土●黄种人》)名人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