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出差,在一对德国夫妇朋友家做客,发觉他们的两个女儿特别讨人喜爱且懂事,于是特意和他们切磋了一下“教女之道”。他们的基本原则是重视但有平常心——孩子是家里重要的成员,但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事并非理所当然,而且孩子要以自己的品格和成绩“赢得”父母的尊重。 全家一起出门购物,两个女儿手脚麻利地帮父母把两大购物车日常用品整齐地码进了汽车后备箱。爸爸为表示奖励,给两个孩子买了冰淇淋。孩子们从店员手中拿到冰淇淋后,先微笑着对店员说“谢谢”,然后转过头对爸爸灿烂一笑,也说了一声“谢谢”。 买个冰淇淋吃,是多么平常的事啊,但我很少在国内看见,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孩子转头笑着对父母说“谢谢”。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真正的“兴趣”的重视。他家的小女儿妮娜今年9岁,从7岁开始对下厨做菜产生了兴趣,常常跟在妈妈身后在厨房里摸来摸去。于是,父母买来一堆以图为主、儿童可以看懂的烹饪书,让7岁的小朋友下厨房! 我问他们,不担心这么小的孩子下厨,会切到手、烫到脸或者煤气泄漏吗?朋友说,担心是有的,但关键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手把手教她如何避免切手、烫伤,如何开关煤气,这有助于消除孩子对机器的恐惧感,否则这种恐惧感会一直阻碍她面对这个“机器社会”。 我做客的那天,晚饭由妮娜掌勺。我跟着9岁的妮娜进了厨房,看见好熟练地操纵着厨房的各种开关,炉火上煮着开水,一切井然有序。 (摘自《嘹望东方周刊》拉乐夫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