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孩子离开温暖的母亲来到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也认识事物、熟悉环境。环境改变孩子会感到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 从出生到4岁是秩序敏感期,孩子对物品摆设的位置、事物的顺序、约定、习惯等外在的秩序有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执着。 保护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很重要。井然有序的秩序能帮助孩子建立生活中各种人、事物的关联,也帮助孩子形成条理清楚地思考,逻辑严谨的习惯。 孩子如果从小生活在毫无秩序的环境中,可能会缺乏安全感,上学后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守规则纪律等现象,也可能会出现不自信、性格内向等问题。 怎样维持并促进孩子的秩序感发展呢? 家长要注意下面几点: 1.创造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家里的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使用完毕后要物归原处。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收拾玩具、图书等。 2.安排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了解孩子对秩序感的敏感关键期,减少孩子因变动产生的不安感,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 (摘自《家庭医生报》1.21胡琳 文)科学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