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小学前三个月,他爸就每天念叨,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校怎么办?还反复设想各种可能的场景。我觉得很奇怪: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后来,跟他谈了几次后,才明白孩子爸小时候在学校里总被人欺负,所以有心理阴影。 孩子爸当年上的是爱尔兰乡下的一个小学校,他都是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被同学欺负,比如在校车上谁都不准他坐在自己的旁边,小集体共同嘲弄、挖苦他,打击他的自尊心。我问他:“别人为什么欺负你呢?”他回答:“因为我学习好,老师很喜欢我。”在英语国家,因为某些奇怪的传统,认真读书常常被看不起的,成绩好的孩子会被欺负。比尔·盖茨当年有一句名言:“对书呆子友好一些。他们将来可能是你的老板。”了解了书呆子少年时的不愉快的校园经历,才能理解比尔·盖茨这句话是一种孩子气的复仇。 开学后,看到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孩子爸悬着的一棵心才算放了下来。在学校里,校园霸凌是永远存在的,所以被欺负的人也是永远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类事件会被老师和家长注意到;闹得很大的时候,还会在媒体和社会上引起反响。但大多时候,这些孩子就是一年年长大,各奔东西,各自进入成年——当年的事情,成为再不提起的疤痕。 我问孩子爸:“当初被别的孩子欺负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他说他当时很想讨好那些孩子,让他们把自己当朋友,结果越刻意巴结,别人就越嘲笑、轻视他。上了中学,他有 了一个真正的朋友。那个男孩对他说:“没有自信不要紧,假装有自信就行。装着,装着,就真的自信了。”这个办法似乎真的起了一点作用。 在所有欺负过他的孩子里,孩子爸还记得其中一个。他是个“墙头草”,欺负人的小集体在场时,他就是其中的一员;小集体不在的时候,他却和孩子爸也玩得很好,甚至会说几句真心话。他曾经对孩子爸说:“不要在意这些事情!你很快就会去上大学,大学里就是和你一样的人,成绩好。反正我们以后就这样了,永远都在这里。”后来的确是这样,孩子爸进了大学物理系,那里都是像他一样的书呆子,关心一些对普通人来说有点奇怪的事情。他少年时期的同伴,无论是欺负过他的还是帮助过他的,大都留在家乡结婚生子。 (摘自“光明网”孙欣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