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忍受孩子脏和乱吗?很多父母不喜欢孩子脏兮兮的,一是觉得不卫生,二是懒得跟在孩子后面收拾,对孩子的限止就比较多,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然而这样做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 影响不可小 1.影响孩子动手能力 拿吃饭这件事来说,喂孩子吃饭可能只需要10分钟,但如果让孩子自己吃,可能需要半个多小时,还吃得到处都是,家长怕弄脏了衣服,就喂孩子吃东西,觉得省时省力。每个孩子学会独立吃饭之前,都有这样一个摸索的过程,这是孩子独立进食的开始,也是锻炼手部协调能力的机会。允许孩子有脏乱的自由,孩子才能更快地学会自己动手。 2.影响孩子的好奇心 有个孩子举着一只蜗牛对妈妈说:“妈妈,蜗牛为什么背着重重的壳还能走路啊?它不觉很重吗!”妈妈低头一看,吓得大叫:“脏死了,快点扔掉!”孩子一脸失望地放下蜗牛,妈妈赶紧帮他擦了擦手,又听见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蜗牛总是在下雨天出来呀?”妈妈还在生气:“你管它什么时候出来,再乱碰它,它会咬你!”孩子一听,果然没话了。孩子好奇心被破坏,往往来自成人的限止和无视。就像例子中的妈妈,不仅破坏了孩子好奇心,而且打断了孩子的观察和思考。 3.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曾经参加过一场儿童创意画活动,孩子们手上沾满颜料,发挥想象力,随意在画布上涂鸦。孩子们得很开心,父母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有的妈妈拿着纸巾追在孩子后面给他擦,一边擦一边催催着孩子,恨不得早点回家。有的妈妈则由着孩子玩,孩子画完了,他们还会拍手称赞。有位妈妈跟老师报怨:“不能举办一些简单的活动吗?孩子弄得像小花猫一样,衣服洗都洗不干净!”而老师却说:“这个活动对您来说又乱又脏,对孩子来说却是锻炼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脏乱不等于不卫生 有次去乡下玩,遇见一群孩子在田里玩起泥巴,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创造”,玩得不亦乐乎。孩子父母看到也不阻止,而是嘱咐孩子结束之后回屋里清洗干净。 允许孩子脏乱不等同于不卫生,父母依然可以在玩耍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当孩子吃饭吃成大花猫,出去玩玩得一身是泥,结束后就尽量让孩子自己收拾,遵守卫生规则,勤洗手、碗筷自己放好、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收拾等。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孩子既能玩得尽兴,又懂得卫生与安全。 划一个专属天地 我们可以给孩子划一个专属的天地,可以是一面墙,也可以是一个角落。 朋友的女儿也很喜欢在墙上画画,朋友专门开放了一面墙给女儿画,他把女儿房间的某面墙做成画画墙,像黑板一样,画完还可以擦掉,孩子画完后,就让他自己收拾。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不怕“孩子脏”的父母,不是对卫生不管不顾,反而比爱干净的父母付出了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因为在他们看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玩出自己的快乐,比弄脏衣服重要得多。 (摘自《太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