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做自己没做过事情时总是受到家长的指责或阻止,会减弱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注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把学习机会交给孩子,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鼓励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饭自己吃、手自己洗、自己叠被子等。既锻炼了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又增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鼓励和耐心指导。孩子在第一次尝试去做一件事情时有可能手忙脚乱,弄得一团糟,这时家长要耐心指导,多多鼓励,帮孩子建立信心。 四.让孩子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一旦学会做一件事后就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家长应提醒孩子按时去做该做的事情。孩子不愿做时,可以多鼓励或夸奖他。比如“宝贝上次做得很好,这次一定会更好”,以激励孩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家长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不管事情做得好不好,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要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他感到“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动力。 (摘自《徐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