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提高儿童科学素质,父母可以做什么

0
回复
19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 09: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2-1-21 17:31 编辑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科学家、哲学家。对于他们提出的“为什么”,大人该如何回答呢?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激励,同时保有答案的开放性。
    奥斯卡·柏尼菲是法国著名的应用哲学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顾问。他认为相比起孩子的爱提问,成年人在思考方面可能有点懒惰。孩子们很自然、天然就会问很多问题,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他会问一些大人感到非常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云彩不会掉下来?家长就会说,这很正常。其实这并不正常,家长这么说也根本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思维的惯性,就是不再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和惊奇心。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惊奇是思考和知识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惊奇的状况觉得很高兴才对。
    面对孩子数不清的“为什么”,有智慧的家长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第二是平等讨论。如果孩子认为你是在认真听,他会感到受尊重,会更愿意讨论。不要假装在听,而是真的对孩子的话感兴趣,才能自然而然推动讨论。你可以告诉他,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你是什么时候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你也从来没有想过,但是可以一起找资料探索答案。此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探索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获奖的时候已经97岁了,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终身学习者。他本来读的是古典文学系,读了一年发现自己有阅读障碍症,所以就转到了数学系,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文学家而多了一个科学家。因为经历二战,他30岁才拿到博士学位,年过半百才开始正式研究电池材料。58岁发明钴酸锂电池改变世界,75岁以磷酸铁锂电池再度改变世界,90岁以后开始研究全固体电池。97岁高龄,依旧每周上班5天。他想要研究一个能够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的超级电池;他说:“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这一天,我还有时间。”
    家长要鼓励孩子建立起一种远大的梦想,而不是满足于升入名校、升官发财。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说:“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鼓励你们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远不要随波逐流,要超越我们周围那些低级和颓废的影响。”
------(摘自《科普时报》李峥嵘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