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差时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当“差学生”,成绩一时跟不上,他本来就很难过,如果这时父母过于斥责,甚至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了脸,孩子心里会更伤心,甚至产生自卑感。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宽容孩子的几次成绩失败,给他留出进步的空间。同时,和孩子一起分析分数低的原因,找到适合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成绩。 犯错时 人无完人,更何况孩子。面对孩子闯祸,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暴怒,有些家长还擅长使用“冷暴力”,嘲讽、翻旧账。这种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爱他,自己在大人心里就是“坏孩子”,于是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或有意犯错惹恼父母。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认识能力有限,意志力薄弱,心智不够成熟,犯错很正常。孩子的成长就是试错的过程,要接受他在犯错时与改错之间“徘徊”,善待孩子的某些过失。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懂得是非,知道给行为划界限。 说慌时 孩子说谎,父母害怕其说慌成性,通常会用最严厉的方式管教。事实上,对待这个问题,方法越粗暴,效果可能越差。父母可以先跟孩子保证,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实话实说是可以被原谅的。然后,找出孩子说谎的具体原因,针对性解决。 ------(摘自“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