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建平中学西校的一位家长举报学校:要求取消“月考”和“分班”,落实国家“双减”教育政策。可很快就被另一名家长写信“怒怼”,质疑“减负”让学生变“学渣”,最终耽误大好前程。 教育是这个世界最复杂的事情之一。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理解。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难免存在不同的理念。如何帮助家长缓解过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引导家长尊重教育规律,是一道难题。 在不少家长心目中,家庭教育基本上等同于陪伴督促孩子学习。其实不然。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监护能力的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引导,施加积极影响。“家庭教育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提出,在家庭教育内容上,要强调立德树人,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地、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家庭教育方法上,要引导父母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做父母的爱自己的孩子,从来不是有意愿就够了,还需要能力和技巧。将“双减”相关要求落实到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不只是彰显了一种态度,更要求家长们切实付诸行动。父母的焦虑得以有效缓解了,才能真正“解放”孩子。 (摘自《北京青年报》胡欣红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