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对功利化地培养特长生的做法进行反思:仅是为了加分吗?特长学习对孩子的发展还有哪些更深远的价值? 亲子关系更和谐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竹笛,中学取得过一项奖项,高考时通过特长生加分进入理想的大学。笛子给我带来了不少光环,但其给我带来最重要的影响是个人阅历和素质的提升,并且它一起充当着我与父母间的“润滑剂”。在初中和高中六年,父母每周都陪我去老师家学笛子;回到家,我每天练一小时,他们也一直在旁听,我不敢“偷懒”。 有了同练笛子的经历,我与父母渐渐建立起一种信任、依赖和平等讨论的氛围。一直以来,我和父母的沟通十分融洽,遇事都会和他们商量,青春期也没有过于叛逆。 掌握学习的方法 特长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能在过程中领悟到学习技巧,并将这些方法迁移到课程学习和为人处事中。 练笛子基本功的过程很枯燥,一首三四分钟的曲子要将其分解为五六段练习,一周只练一小段。不过,当我把一首乐曲的每一小节都烂熟于心后,整个曲子演奏起来便会行云流水,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常把练笛子悟到的学习心得用在课程学习中,非常有效。英语课的基本功包括单词、句式和语法时,当掌握了重组的单词量,又能熟练运用各种句式和语法,阅读、作文就难不倒我。数学的公式、概念和基本的思维方式、解题方式都是基本功,也需通过理解和反复运用才能掌握。特长的学习能培养孩子们持之以恒的品质,他们会很自然地把这种品质迁移到学校的学习中,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反复强化所学知识。 带来自信与成就感 从儿童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习和表演特长,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到自然的美感,同时也能收获自信心与成就感。不论练曲子还是学舞蹈,总有一段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从初期的磕磕绊绊,到后期的行云流水,当孩子能自信满满地站在众人面前演奏时,他会感到一种强大的底气。 上台表演也能让孩子在挑战中成长。在表演时,孩子需敢于面对黑压压的观众,有临场应变能力……当孩子克服了种种挑战,演出成功、获得观众的雷鸣掌声时,他便会变得有自信。 (摘自《南方教育时报》余晖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