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频发假借人口普查工作人员身份或以开展人口普查工作为由的新型诈骗案件。11月10日,广州警方特向广大市民预警提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等,自称人口普查工作人员,以人口普查工作为由索取财物、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都属诈骗行为,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身财物线索或信息。(11月11日《信息时报》) 广州警方在发给市民的一封信中这样提醒:人口普查工作不向普查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人口普查员开展工作时,会佩戴由广州市人口普查机构统一制作的工作证件。群众对普查员身份有疑问的,应详细记下工作人员的姓名、工作证件编号和工作单位等信息及时向社区街道办、居(村)委会等询问核实;如发现自己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最近的派出所报案。 人口普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摸清人口底数,对于宏观调控,对于发展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之为“大国点名”。“大国点名”岂容“骗子搅局”!对于市民而言,需要从自身提高防骗的能力。有的时候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我们不经心”,就像警方提醒的那样,人口普查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其实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应该没有骗子的生存空间了。骗子上门行骗,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骗取钱财,而你记住了“人口普查是不收钱的”就足够了,即便你不能识别“是不是人口普查人员”也没有关系,只要“让你交钱”的,那么一定是骗子。 当然,识别人口普查的骗局,也是一种技术活。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多普及识别骗局的知识,让人们知道骗子的特点,骗局的特点,有了“防骗的本领”就能压缩骗子生存的空间。骗子往往游走“防骗缝隙”里,被欺骗的人要么是老年人,要么是青少年。因此,提高市民的“防骗本领”也是当务之急,普及防骗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更值得一说的是,除了依靠市民“自我防范”之外,还需要我们的执法力量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出手就能“一招制敌”,就能“一剑封喉”。简单一句话就是,执法能力不能输给“人口普查骗局”。人口普查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这个时候骗子的生存空间是比较大的,作为执法部门应该依据出现的“人口普查骗局”的新特点,组织专门执法力量有针对性的执法,将骗子一网打尽。对于“人口普查骗局”要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侦破,第一时间处罚,要顺着“人口普查骗局”的藤蔓,摸摸其背后的瓜。而对于社区部门和物业公司来说,也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冒充人口普查员上门行骗岂能如入无人之境呢!社区要给骗子关死大门。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