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扶贫政策就如一场好雨,洒在贫困户的心中,让他们享受滋润和甘甜。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回想起几年来的扶贫工作,种种经历,所见所闻,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回忆过往,我能看到的不仅是贫困户家庭辛劳的背影、感激的泪光、颤抖的双手……也有,我的感动。 记得4年前的一天晚上,那是我第一次到村小组上组织召开党员和户主民主评议建档立卡贫困户会议,在会议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句“我就是不脱贫”打破了会场的安静,接着就是各种吵嚷……说“我就是不脱贫”的正是我挂钩帮扶的贫困户,一个40多岁的单身汉王某某,对村里和组里安排的事能躲就躲,甚至自家的卫生也懒得打扫,几年前村组上修路需要投工投劳他不参加,该交的自来水管维修费也不交,被村组上列为“黑名单”户,家里和田地里的活计也是住在隔壁村的哥嫂得空过来帮忙拾掇。每次走访贫困户时,我心中有忐忑、有不安,仿佛压着千斤重担,俗话说“背要你搂,牵要你走”,让他褪掉懒气、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似乎太困难了。 ![]() 走访贫困户 我一次次的下村走访座谈,和挂钩帮扶贫困户王某某有了更多的交流。一笔一笔的算收入账、讲政策,告诉他为什么要脱贫。帮助他申请到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施工人员拉材料进村的时候,村组上却不让车子进村,“不支持公益事业、修路多次劝说不参与投工投劳,享受政策时肯定要打折扣”。组上的这番话戳到了他的痛处,现在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车子到不了院子就不能施工,无奈,他只能主动去搬运施工材料。他的改变大家看在眼里,村组上又同意让车子进了村,参与到施工材料搬运的他有了更多的获得感,看着修缮后漂亮、干净的房屋,他对村组干部和我这个帮扶责任人也有了新的认识。 政府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危房改造、医疗保险,……国家扶贫政策实实在在的益处,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评议会,增强了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激发了他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不管是自家的活还是公家的事,他都变得积极起来。 有时候我到村里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时,挂钩帮扶贫困户王某某会跟我聊起最近田里忙的活计,说起他负责的片区路段卫生是最干净的,路过他家还主动邀请去家里喝杯水,临走的时候,他还把自家种的水果塞给我,愧疚地说道:“来到村里忙了半天,水也没有喝上一口就要走了。”一句朴实的话,却说进了我的心里。几年来的奔走与付出,换来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把我当作了亲人,夸赞现在的社会,称赞党的好政策。以至于在我的人生中,树立起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困难何其之多,只要携带一颗坚持的心,荆棘遍布也阻挡不了脱贫的脚步。 作者姚启超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