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一医院放弃申领抗疫补助”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据悉,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委宣传部3月10日发布消息称,县人民医院150余名医护人员自愿放弃申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补助,但随后有网友发布自称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微博私信称,放弃并非自愿。针对此事,当地政府已介入调查。(3月12日北青网) 在疫情如火的当下,这样的消息自是不胫而走,网友为此吵翻也在情理之中。按原消息的说法,“涉及申领补助人员均表态不愿申报,并表示抗疫系职责所在,希望把补助发给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这样的奉献精神确实值得点赞。但大多数网友表示,这部分补助是医护人员应该申领的,不该放弃。甚至还有不少网友怀疑是否存在道德绑架、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的问题存在。 对于集体放弃抗疫补贴一事,主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做法高尚但不宜提倡。做法高尚在他们能把抗疫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所在,把为国家抗击疫情做贡献视为理所应当、义不容辞,并感恩社会给予他们的关心、关爱。不宜提倡在根据中央和当地相关文件,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可以申报临时性工作补助,正当权益不应该提倡放弃,而且集体行为容易裹挟在刻意炒作和道德绑架里。 其实点赞也好,不提倡也罢,我们都不该忽略自愿这个前提。正如法律专家表示的那样,临时性工作补助的受益人是疫情防控人员个人,并非医院,150名医务人员作出放弃申领补助若是真实意愿表达,那么由其本人作出的放弃申请补助的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非自愿的声音。若果真是有组织的集体绑架,那性质可就变了,做法更欠妥当。相信调查结果能够还原事情的真相。 虽说结果尚无定论,但善意都应该被尊重、被鼓励。为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持续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申请抗疫补助是医务人员的权利,也是国家和人民对医务人员的致敬和褒奖,谁都没有权力人为干预,更不能剥夺。抗疫补贴可以说是物质补偿,也可以说是正向激励,疫情还没有消散,还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战疫当中。即便金钱无法衡量善意,但也应避免善意被胁迫。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