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丹麦幼儿教育真“大胆”

0
回复
145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1 0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丹麦生活的一年中,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数该国对幼儿教育的理念。
和国内的学校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相比,丹麦人的做法要“大胆”得多,但就是在这种看似“放任”的态度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孩子的天性的尊重。
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地广人稀,随处可见各种果树、花草,房屋之间有许多绿地和池塘。在这些看似无人打理的野地里,总会有一大片沙坑,沙坑上零零星星地支起秋千、一两个揺揺木马、一个攀爬架……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坐在旁边的长凳上,小孩就在沙坑里肆意玩耍。
把孩子“养”在户外是丹麦社会秉持的原则。年轻的父母通常会给新生的婴儿配一辆景观婴儿车,一有机会就把他们带到户外。丹麦人大都认为,应该让孩子睡在室外,充分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我曾居住的社区有一家复合型幼儿园,那里的负责人告诉我,因为有雨棚保护,就算有雨雪,也不会影响孩子们在室外睡觉,所以这里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在户外午睡。
丹麦人对幼儿成长的基本共识还包括一条:孩子们每天至少要保持在户外玩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丹麦人认为。风霜雨雪是自然本来的状态,因此天气不是问题,穿对衣服就好。
丹麦的儿童始终被平等对待,大人没有因为孩子年龄小而认为他们特别娇弱,需要特殊照顾。孩子们和老师外出去公园或是森林游玩,不会有校园专车接送,一起“挤公交”才是常态。
孩子在幼儿园不小心受了伤,也不会成为家长与机构对立的导火索。有一次,我和导师去幼儿园一起去接他的小外孙。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孩子今天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被小朋友咬了一口。这个只有10个月大的、还不会说话的小男孩,恐怕还不知道要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坐在花坛边闷闷不乐。在他的右侧脸颊,有一个明显的紫红色的咬痕。导师只是简单地安慰了外孙,让他自己再好好地整理一下情绪。导师对我说:“既然要进入社会,与他人一同生活、学习,相处之中一定会有问题出现。学习与人相处的艺术,不也是他来幼儿园的目的之一吗?”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曾有很多担心,但现在,每当出现这些担心时,我都会联想到在丹麦时看到并经历的一切。那些看上去“粗线条”的家长和老师,把自然的馈赠视若珍宝把孩子成长中遭遇的磕磕绊绊当作人生的必然,我还在焦虑些什么呢?我甚至差点忘了,自己还在幼时,也曾经和自家的小狗一起,跳到水稻田里捉青蛙。我也是个掉进河里,却顺便洗了个澡的“熊孩子”。
(摘自《解放日报》张传月 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热帖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