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29日电 9月28日下午,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贵州省委立即召开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抓紧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在毕节分会场出席。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省法院院长孙华璞,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俊平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要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城镇规模扩张,带动农村、提升农业,不断增强贵州省综合实力,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不加快发展,不仅难以解决许多社会矛盾,而且势必产生更多社会矛盾,保持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条要十分清醒、坚定不移。同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导向,下大气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这一条也要十分清醒、坚定不移。
会议强调,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力度。当前,各类社会矛盾"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爆点"不少,小隐患、小矛盾、小事件排查化解不力就可能引发大事故、大案件、大事端。要牢固树立预防化解在先的理念,在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的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重大决策和项目,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不能简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引发集体上访等重大群体性事件。要建立健全多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发挥整体效能。
会议强调,要抓"平安贵州"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平安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营造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建立健全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基层平安创建覆盖面。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严防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会议强调,要加强特殊人群的帮助、教育和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着重加强和创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帮教管理,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群体,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吸毒人员、精神病人、艾滋病人等高危人员给予特殊关怀与特殊管理和救治,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
会议强调,要抓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社会管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和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形成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整体合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二万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切实为民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干部下基层要带着责任、带着诚意,下得去、蹲得住,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要认真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办实事、求实效,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每年解决几个突出问题、办成几件惠民实事。牢固树立社会管理创新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以及办公室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强化工作指导。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