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街道办龙塘村距兴义市区五公里,国土面积4.26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组962户4300人,有党员58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勇立潮头,紧紧围绕“创建堡垒工程,争当致富模范”主题,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真抓实干,按照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新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龙塘每年都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随便数数,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了,自来水早解决了,厕所变成了卫生间,茅草房变成了瓦房,瓦房又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平房;原来衣服包包里有几十元就高兴得认为自己是有钱人,现在捡起石头甩去,打错了都是‘万元户’……”说起龙塘村的变化,村民委员会主任陈富云感慨万千。 巨大的变化,可喜的成绩,凝聚着龙塘人的艰辛和自豪,更记载着村“两委”一班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途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 过去的龙塘村,偏僻、贫穷,可谓一穷二白, “稻草盖屋,咸菜下粥”、“走路要跌跤、进门先弯腰”是当时村情的真实写照。这些年,龙塘村的确今非昔比。为什么龙塘村的发展会这么快?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外,与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创新方法,以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等有很大关系。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龙塘村注重筑牢铸强“堡垒”,不断探索工作机制,村干部深入组户、调研走访,排查梳理问题20余条,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党支部作出公开承诺,并一一落实解决。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办好事、办实事、办群众欢迎的事。龙塘村党支部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黑土地没有辜负辛勤的耕耘者,龙塘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务实苦干,走“调整推动”的富民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实施“支部+公司+农户”的机制,确立了“种水稻、兴草莓、壮畜牧、强蔬菜”的发展思路,强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的市场观念,促进了农村经济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村党支部积极引进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企业,成立了蔬菜、花卉苗木合作社。合作社已初显效益,合作社会员已达200多人,涉及190多农户,且人数还在增加,村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多。 看着群众手中渐渐鼓起的钱袋子,村支书贺法明在思索: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深知,龙塘村人多地少、劳力过剩,仅靠土地再刨也难刨出“金娃娃”,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只有以坚实的集体经济做后盾,群众富裕才有保证。 支部是盏灯,党员是面旗,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干起来,才能带动群众跟上来。村党支部坚持把发展特色专业合作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 “一年起步、二年变样、三年翻番”的目标。经过精心谋划,村里成立了兴义市文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山农公司牵线搭桥,与山西中药材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三方按股份分成经济收益:文辉合作社出资27万元,山西中药材协会出资63万元共同建立育苗基地,成功育下树形金银花苗100万株,预计收入可达200万元。 随着集体积累的增加,村里具备了兴办社会事业的经济实力。近年来,龙塘村先后完成田土整治1900余亩,修机耕沟带路4条,修排洪排污沟渠1360米,修排灌引水渠1230米,完成进村进组道路硬化15.5公里,通组路达95%,进户路面硬化达90%。全村的生产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村集体的积累真正用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