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60多年来,逐步探索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比较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蒙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内蒙古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到2011年,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该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未来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也同时颁布实施。立足当下,回望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内蒙古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民族教育方面又有怎样的作为?展望未来,内蒙古教育规划纲要又描绘了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期,我们走进内蒙古自治区,特别对话内蒙古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李东升。 ●“十一五”:稳步发展有亮点 中国教师报:李厅长您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一下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作为教育厅长,您如何评价这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的发展? 李东升:作为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有许多亮点。比如,2007年整体实现“两基”目标,顺利通过“国检”…… 中国教师报:2007年似乎是内蒙古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李东升:没错。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而“国检”在4月份,正好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让自治区父老乡亲感觉到振奋。 随后,自治区推进的是“双高普九”,即高水平、高质量“普九”,我们首次授予“双高普九”的旗县,一个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个是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这是自治区两个最早通过“双高普九”验收的县级区域,同时也是国家表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地区。 除此之外,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还有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等地,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代表了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发展条件区域教育的特色。 中国教师报:“双高普九”之后呢? 李东升:除了抓“双高普九”,我们还抓素质教育推进、抓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抓教育管理的规范、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让义务教育惠及千家万户。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内蒙古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一些发展指标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在这些工作之后,我们又接着推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所以才有了2009年内蒙古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超过88%,提前实现了“十一五”目标。 总体上来说,“十一五”期间,全区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有良好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逐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也已迈出坚实步伐。可以说,内蒙古教育事业发展正在加速健康发展,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