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11日电(记者周芙蓉)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严重的贵州省从今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加快工业区、城镇区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初步建立起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92.5%的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土流失面广,局部地区石漠化严重,保水蓄水能力差,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目前已建的1.9万处水库山塘中,99%是小型水库,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具有决定性作用。 记者从贵州省水利厅了解到,通过5年努力,贵州将力争使每个县级城市有1座以上中型水库或几座重点小型水库供水工程,每个乡镇有1个以上稳定的供水水源工程,通过骨干水源辐射结合微型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不断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114座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为骨干,184处小型工程为基础,90万处"五小"微型工程为补充,总供水量由100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149.7亿立方米,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