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1日至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在我州调研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学习好、宣传好、实施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随行的调研组成员有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党组成员周明甫,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原主席赵金铎,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等。省政协主席黄瑶、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州领导陈敏、陈鸣明、张定书、黄定承、罗黔生、贺登祥、夏开益等陪同调研。
4月21日下午,在“黔西南州工作汇报会”上,州委书记陈敏致欢迎辞,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向白立忱副主席汇报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州政协主席张定书主持汇报会。
白立忱对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黔西南州成立27年来,州委、州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抢抓机遇,奋发进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黔西南州进一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深入贯彻实施,依托“宝藏金州”、“水墨金州”、“文化金州”、“生态金州”和“通道金州”五大优势,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黔西南的发展很有希望,前程似锦。他希望全州上下团结一致,按照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扎实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日至24日,白立忱先后深入万峰林纳灰村、贵州醇酒厂、万峰湖、绿缘花卉基地、郑屯民族村、泰安水泥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龙博物馆、顶效开发区绿化村、兴义市万鲁万亩优质烤烟基地,深入田间、农户、车间、校园,了解生产工作生活情况,走访基层干部群众。他对我州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我州以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做法表示赞赏。对我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面临的困难以及对加快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恳请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表示,对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认真整理后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
白立忱在调研中指出,黔西南州要总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思考怎样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民族区域自治法》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切实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问题解决了,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好办了。
白立忱要求,黔西南州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抓好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当前,尤其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促增长、保稳定”的机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自治州的发展,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配置资源,放在区域发展的角度去布局市场,发挥自治州的优势,克服自治州的劣势,正确选择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支柱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他说,自治州作为民族区域自治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黔西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州委书记陈敏表示,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为主线,以扩内需、促增长、保稳定为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力抓好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的工业,以特色城镇化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三农”工作,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和谐黔西南”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查必芳)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