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龙县海子乡古里小学,有一位热情大方、和蔼可亲、穿着朴素的女教师,名叫王帮凤。提起她,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乡亲们,没有一个不翘起大拇指。十余年来,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好书,育好人,多次教学成绩荣获全乡第一。在2008年的教师节表彰会上,她凭着感人的事迹和突出的教学业绩,被县里授予“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
在王帮凤的日常工作时间表里,常常没有上下班之分。放学后,她常常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留下来义务补课。晚上,就到爱迟到、逃学的学生家中去家访,与家长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无论是天晴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会认真检查学生是否到校、学生们的课间操或眼保健操做得是否到位、打扫卫生是否彻底等。为了学生,她常在周末或业余时间,不厌其烦地与家长电话交流或直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交谈,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与家长们共同商讨育人办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帮助一些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建议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孩子的身心等得到健康发展。2007年,她所上三年级的杨臣武同学,学习成绩偏差,而且非常调皮和贪玩,家长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了解情况后,她一有时间就到杨臣武家去与其父母交谈教育子女的方法。她的行动不仅感动了学生家长,而且还感动了杨臣武,使其在学习上、品德上和习惯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到期末考试时,杨臣武的语文成绩从落后生进入到了第三名。冯育岑入她所教班级时,各科学习成绩倒数,对学习没有责任心,做事马虎,性格怪异等。针对这些情况,王帮凤常与家长联系,并亲自到家中去检查该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若有错误或马虎的地方,当即督促学生改正。通过两个多月的艰辛付出和努力,不仅让冯育岑学会了努力学习,还学会了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帮助同学。后来,还在期末考试中,拿到了全班第一。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每当她看到学生们的成绩在不断进步时,她的脸上总会洋溢出欣慰的笑容。
2007年冬季学期,王帮凤生病了,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要求她必须马上住院治疗,但她怕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毅然忍着疼痛,继续给学生们上课,直到期末考试结束,她才到州医院接受治疗。2008年,她的女儿进入一年级,她本该放弃现在所任的班级,去教一年级,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孩子。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一如既往地上好原来的班级。至于自己女儿的学习怎样,她从没过问。女儿的衣服脏了,肚子饿了,找她时,她总是说:“妈妈不得闲,找你爸去。”宽厚仁慈的丈夫,为了不影响妻子的工作,只好把家务默默无闻地承担下来,让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教学中。
春雨洒向大地的时候,从不挑选秧苗。阳光照耀山川的时候,从不选择高山与平原。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求知精神,创设更多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尤其是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她都要让他们在班上担任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与同桌讨论中来。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戏如此,教书也同样如此,因此,无论是跳舞,还是吹、拉、唱,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科学文化知识,王帮凤都广泛涉及,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地把知识和方法融汇于每堂课的教学之中,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爱好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感化学生,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的兴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8年担任古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所任小学语文教学成绩均在乡全统测中连年荣获前三名。在2005年、2006年四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成绩都荣获全乡第一。她是布依族的女儿,从小讲的是布依话。初来乍到,她讲课时所带布依口音较为浓重,学生们很难听懂,但通过不懈努力,今天,她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还在2005年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了二级乙等的好成绩。
王帮凤除了担任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学外,还担任班主任,每天都带着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当她听到有老师在说某某学生不好管、不听话时,她总是说:“不要泄气,不要灰心,多顽皮的学生,多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们、呵护他们、耐心地等待他们,他们一定会听话,一定会努力,一定会进步。教育需要永恒的家,作为教师,我们要坚守爱的信念。”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