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者楼河用柔情的臂弯呵护着生机盎然的田野,沿河望去,满田满坝的绿色没有尽头。春天的河水平静、无声,从河里引来的渠水软软地流进田里,将这里的蔬菜滋养得鲜鲜嫩嫩。
极目所致全是辣椒,没有一块“杂”田。种这么多辣椒卖得出去吗?正在浇水的布依女笑道:种得越多越好卖,少了才卖不出去。
汽车离开田间的水泥路来到一个叫羊场的村子。电子显示屏不停歇地传递着天气预报和农业信息,村子干干净净,家家水泥小楼,屋内地板砖、窗帘、白墙,漂漂亮亮。但十室九空,看家的老人说,有劳力的都下田了,忙得很。
不见暮归的老牛,没有袅袅的炊烟,如今的羊场村,是与过去不同了。随意找一小院坐下,与老人聊完了,还想与年轻人聊,坐得越久越不想走。傍晚,农民三三两两从地里回来,一个叫岑建英的女人邀记者到家坐,怕人不去又说:“我家的门都是600元一扇的,好享受的。”这句带有浓浓布依味的“好享受的”话,细细品来,滋味还真不少。
这是记者3月24日在册亨县者楼镇感受到的一组农家小景。
农民们说,者楼河畔的道路是蔬菜铺就的,是“蔬菜路”,楼房是蔬菜搭建的,是“蔬菜房”。的确是蔬菜产业造就了令人愉悦的者楼新景:册亨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从8户人家试植发展到现在的4万亩,从1个乡镇发展到8个乡镇、72公里早熟蔬菜长廊,从一年一季发展到一年三季,形成“1331”格局(1亩田,种3季,收入3000元,产粮1000斤)。2008年全县早熟蔬菜总产量7.5万吨,总产值1.2亿元,实现菜农户均收入5500元。主要品种有辣椒、棒豆、黄瓜、茄子、菜玉米、西甜瓜等10多个。
如果说现在者楼河畔农民的日子是“好享受的”话,那么,带来这份享受的过程则是“痛并快乐”的。如果说用一个甜字来解读现在的生活的话,那么,这份“甜”则是者楼模式形成过程中,无数苦辣滋味“提炼”而成的。
二
从上世纪80年代就与蔬菜起打交道的册亨县农业局副局长韦正魁是探索者楼模式的见证人。他说,最苦的是转变观念的过程。
册亨县从前吃的是“进口菜”,者楼河沿岸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农民大半年的时间以玩为主,者楼河岸是“荒田荒土荒田坝,敞牛敞马敞厕所”,农活很少,生活很苦。
1986年元月,羊场村民岑南光、黄仕荣等被县里派到罗甸县学习早熟蔬菜种植,带回辣椒种,8户人家试种成功,蔬菜种植起步。
最初几年种菜极为辛苦。种植户晚上要搭棚在田间守蔬菜,否则蔬菜要么成为牛马的美餐,要么被人盗摘,因为穷的人多、富人的少,种的田少、荒的田多。
最初发动种植极为辛苦。韦昌贤家1986年用卖菜的钱修了3间砖瓦房,搬家当天请电影院到他家院落放电影,请村民观看,意在动员更多村民种菜。第二年,册亨县委、政府拿出专项经费买种子、地膜无偿发给农户,村组干部带头、党员带头试验示范,20户人家开始种菜。农户最初不要地膜,说雨透不进去,农技人员挨家挨户说服,为了让农户能够尽快接受新的种植技术,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与农民交朋友、打“老亲”,与此同时,在地里进行对比试验。1987年,册亨县为农业局13名农技人员每人配备一辆自行车,让他们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给农民。到1993年,羊场村70%的农户种起蔬菜,村里也订立了“村规民约”,规定了牛马毁坏蔬菜的赔偿制度,“野牛野马”没了,蔬菜“安全”了。
到2002年,册亨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为了做大产业,册亨县在产品结构和规模拓展上下功夫,对者楼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进行规划,统一实施,农技人员按照品种良种化、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的原则,对蔬菜产业提供全程服务。2003年、2004年,册亨县先后选拔10余名技术人员到者楼、岩架、丫他、巧马等乡镇任职,组织相关乡镇发展蔬菜种植,迅速形成者楼河岸70多公里蔬菜长廊,面积上升到3.5万亩。
如今者楼河畔春耕季节全部机耕,村民骑着摩托进城,敞牛变“铁牛”,敞马变摩托,一年种3季:菜——菜——稻。你要动员谁家只种一季水稻他都不干,种菜水平还相当高,左右的田块种辣椒,你让他种茄子他不干,因为种少了没老板来收,一定要连片种植、规模种植。农民的观念变了、信心足了。
三
要说最让人棘手的事、尴尬的事要算对市场的摸索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册亨的蔬菜开始外运,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菜农们种地并等待着外商收购,老板收购价格高,农民收入就高一点。2000年蔬菜面积上万亩以后,外地老板便开始压级压价,蔬菜价格一路走低,册亨至望谟至安龙的公路修建期间,蔬菜有烂在地里的、有倒到河里的,当时卖过10快钱一麻袋辣椒,相当于1分钱一斤。
菜贱伤农,教训惨痛。韦正魁说,一是市场信息不灵,二是公路正在修建。种植规模上来了以后,对市场的把握至关重要。
2003年,册亨县农业部门对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蔬菜市场进行调查,对接市场联系商家,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2004年,册亨县组建了者楼蔬菜协会和岩架蔬菜协会。此后,者楼蔬菜再没出现过令人痛心的“烂市”局面。
岩架镇弄应村村民唐秀能就是蔬菜协会的骨干。他今年将外出务工村民的土地租借过来,种了20亩辣椒、20亩香瓜,帮他务工的人,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个,除去成本,粗略估计收入少不下七八万元,但是他说,他还是卖菜的钱比种菜的多。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唐秀能在成都、重庆、湖南、贵阳等地有不少合作伙伴,每天的市场行情都是要电话沟通的,合作方式有合股经营的,有收信息费的。他说光靠外地老板还不行,要掌握主动权,在各大蔬菜批发市场都有蔬菜协会的人,市场价格一个电话便可知晓,每天都要对发货价进行调整、对发货量进行调度,既不能让外地老板亏了本,也不能让他们漫天要价,不能贱卖了蔬菜,损害菜农利益。
唐秀能对者楼蔬菜的市场充满信心,尤其是者楼辣椒。他对海南、广西等地的辣椒价格一清二楚,他说者楼辣椒的发货价一斤要比海南的高三至四角,比广西的高一至两角,海南辣椒快结束时,者楼辣椒开始上市,者楼辣椒品质好,自然要贵一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册亨县像唐秀能这样精明的农民经纪人很多,他们在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游走得步履轻快、自信潇洒。整个蔬菜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协会是桥梁纽带,还是中枢。因为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都得市场说了算,市场最先告知的则是他们。这支农民经纪人队伍在册亨有100多人。
四
什么是者楼模式?册亨县委书记陈国芳概括为:者楼模式就是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在者楼河流域种植蔬菜,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机制。他说,关键是转变观念,发挥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政府引导,党支部和党员示范,贵在坚持,不断推进。
者楼蔬菜2005年通过了贵州省无公害早熟蔬菜产地认定,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了“者楼河”牌早熟蔬菜商标。
者楼蔬菜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品牌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如果不小心呵护,一旦品牌砸了,将惨不忍睹。不断提升品质,才能维护品牌,才能叫响品牌,才能让品牌带来更大的效益,让好品牌的东西卖得又多又贵。
对此,册亨县明确了提升“者楼模式”,叫响品牌的四个重点:一是以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为基础,向绿色蔬菜推进,达到有机蔬菜的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册亨的优势,在“优”“特”上下功夫,积极推广“细菜”种植示范,在巩固好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做强做大蔬菜产业。三是在市场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市场+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抓好蔬菜食品加工,积极发展农特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四是以四个“引导”推动产业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用利益来引导;政府作后盾,用政策来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党员的双带作用,用示范来引导;培育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用机制进来引导。
已经开工的汕昆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安龙至望谟高速公路,以及境内港口码头的建设,将使册亨县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县委、政府正积极谋划做大种植规模、建设蔬菜批发市场等事宜,为者楼品牌能够走到更远的地方、走进超市作好准备。者楼蔬菜一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值得期待的未来。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