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节俭和浪费的态度,折射出其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员干部要带头消除奢侈之气,树立节俭之风,传承节俭美德。 中国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勤俭节约,修身养性一直贯穿其中,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唐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在阐述着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翻开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史,会发现,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勤劳俭朴的精神,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大力破除奢靡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社会氛围。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离不开“节俭”二字,不能让节俭之风一刮了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长久之效。当前,不可回避的是一些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厉行节俭一阵子,之后依然我行我素,铺张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率先垂范意识有待提高,社会带动效应仍然不明显,这些问题直指党员干部的先锋性、模范性、带头性。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扭转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上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面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要弘扬节俭的优良传统,激发出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要从思想上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当作修身养德、历练党性的磨刀石;要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践行勤俭节约,带头转变作风,坚持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要积极参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宣传教育活动,争当现代餐桌文明的践行者、倡导者、助力者,切实引导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民族,难以长久兴旺发达。因此,厉行节约,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真正以尚俭戒奢的党风政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风民风。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