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显英,今年67岁,是黔西县红林乡红瓦房村村医。在村医岗位上坚守的43年,让我见证了基层医疗从无到有,见证了医疗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 贫困户陈德华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他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还爱喝酒。每周我会对他随访2至3次,为他测量血压血糖,叮嘱他注意饮食,少喝酒等。 刚开始,他嫌我啰嗦,看到我就躲。有一次去随访,他看到我就把门关上,任我怎么叫也不开门。担心他因为前一晚喝酒血压高,我就抬了一个小板凳在他家门口坐着等他,等了很久,他终于将门打开,让我为他测血压血糖。 也许是因为信任吧,从那以后,他变得很听我的话,开始注意饮食,按时吃药,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15岁的杨可星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她大方开朗,父亲杨平也积极乐观,勤劳肯干,父女俩的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2018年,杨可星被诊疗患有肝硬化。那段时间,我下班后第一时间都会去她家随访。看着杨平因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努力挣钱而日渐憔悴,为了减轻他的经济压力,我帮助他家申请了低保。 在大家的关心下,现在,杨可星病情稳定,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父女俩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除了是村医,我还是人大代表。在走访中,我了解到很多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相关政策不熟悉,导致部分村民不配合工作。闲暇时间,我将相关政策编写为乡亲们喜爱的快板进行传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国家好政策。 “精准扶贫进村户,乡村走进好干部,种植养殖来培训,科学种养能挣钱……”这就是我写的一段,现在村里大多数人都会唱。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没停下过自己的脚步,健康扶贫的路上充满艰辛,但看着大家的身体健康了,病痛少了,我很开心。我相信,用一路的汗水和泥泞,一定会凝结成乡亲们的健康“守护石”。(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 翟培声 通讯员 马彩云 阎杨 整理)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