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全州资讯 全州各地 查看内容

黔西南州挖潜创新编制资源服务教育发展

2020-11-18 10:38| 发布者: 272794389| 查看: 408| 评论: 0|原作者: |来自: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为统筹各类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创新供给方式,更好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近日,黔西南州编办、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挖潜创新编制资源,进一步加强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管理。

  为统筹各类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创新供给方式,更好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近日,黔西南州编办、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挖潜创新编制资源,进一步加强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管理。

  建立教育台账,锁定编制总量。对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和跨区域的统筹调整,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使用指导。各县(市)、义龙新区以2019年底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数为基数,建立教育机构编制台账,锁定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量。

  统筹编制,严格落实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公办中小学校的学生数,按照中央、省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在本级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核定教职工编制。已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高于标准的,由同级教育主管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调剂使用;已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低于标准的,通过盘活存量、编制挖潜等方式精简压缩其他事业编制,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结合事业单位空编和本级待分配事业编制情况,优先将空编和待分配编制调配到中小学,用于解决中小学编制不足问题。

  周转使用事业编制,满足中小学用编需求。对于盘活存量、编制挖潜等方式后仍不能满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和无编制可用的县(市)、义龙新区,由州级综合考虑县级公办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教职工编制数,以及事业编制总量、财力状况等因素,周转使用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门用于中小学。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及因学校布局调整校点撤并的,根据易地扶贫搬迁的学生流动情况和安置地学校实际,采用“编随事走”的方式保障学校用编需求。对于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由州级统筹做好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保障安置点学校用编需求。

  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中小学编制使用。创新教师队伍培养和使用机制、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和使用的监管,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需要,优化教育编制资源配置,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落实到位。规定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不得与中小学混编混岗、占用编制,不得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帮助工作,严禁“吃空饷”占用编制;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严禁长期空编和有编不补、编外用人。

  (通讯员赵杰王建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