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晴隆县鸡场镇紫塘村五组的李绍敏。我家2013年底被识别为贫困户,政府给了我家低保,每个季度领到350多元。家里的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孙女李雪丽和我们老两口在家。 2017年3月,家里来了一位年轻人,他说他是学官中学的老师,叫鄢进,是我家的帮扶责任人。他还说,今后政府的政策、村里的帮扶项目,他都会帮我家争取。鄢老师第一次来到我家,就问我要户口簿,还到处瞅。说实话,我有点不相信他。不久后,他把女儿李雪丽的信息补在了我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登记卡上,还说李雪丽今后读高中会得补助,我当时不相信,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鄢老师来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多,经常询问我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问题,帮助解决困难。 李雪丽读了高中后的一个周末,她回到家告诉我,学校给了补助,报名时只交了几十元钱。我当时想,鄢老师虽然人年轻,但做事还是可靠的。 2017年底,鄢老师说会有干部到家里调查养猪的事,我家会得到养猪补助。还问我,我家房子的事有什么打算?我跟他说,要和年轻人商量,我老了不顶事了。这之后,有干部到家里调查,并接到村委会通知到大坝领钱,我去了大坝领到了1000元。遇到罗国权支书,听他说,鄢老师跟他反映我家危房改造的事,只因2017年快结束,村里没有指标了。当鄢老师再次来到家里,我才知道鄢老师已经和我儿子取得联系,商量过我家的住房问题。 2018年,到家里来的干部(包括鄢老师)还真多,都是问吃穿住行、年轻人务工、小孩读书的事,来的人多了,家里得到的补助也多。 后来,村里的干部和鄢老师到家里找我谈心,一项一项把我家的收入账算得清清楚楚,我都有点脸红了。现在家里得到政府关怀,收入可观,已经超过贫困户的标准,还顶着贫困户的帽子,确实有点脸皮厚。俗话说,树有皮,人有脸。人活着,更多的时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该得到的,鄢老师已经为我家争取到了。在村干部的评议下,我签了脱贫认可书,成了脱贫户。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