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州市场监管局以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统筹推进“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一网通办”等改革事项。 市场主体逐步发展壮大。全面推行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改革举措,有效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壮大全州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十三五”期间,全州市场主体总数从2015年的133001户增加至2020年的234011户。2020年1月至9月,全州新增市场主体37436户,预计全年新增5万户。 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加强与公安、税务部门的对接协调,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施全区域、全类型、全环节网上登记,实现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十三五”期间,全州企业开办时间从法定的20天压缩到3天,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更加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 企业信息年报公示成为常态。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全面施行,企业“年检”变为“年报”成为常态,社会认知度逐年提升。实施“年检”改“年报”以来,全州企业年报公示率从80.47%提升至94.93%,均超过改革前的年检率。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完善。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关规定,将存在未按时进行年报、未履行公示义务、公示虚假信息、失联等情况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方面受到限制。 (特约记者唐海)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