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全州资讯 本网原创 查看内容

用爱照亮特殊孩子的未来 —— 记全州“优秀教师”雷雯雯

2020-10-10 15:24| 发布者: 272794389| 查看: 559| 评论: 0|原作者: 山遇水
  有这样一群“教育园丁”,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身体缺陷的“祖国花朵”,他们需要付出比正常学校老师更多的心血,帮助这些特殊孩子打开学习知识的窗户,点亮人生之路。雷雯雯就是这群“教育园丁”之一。

  自2010年1月在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任教以来,雷雯雯就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特教事业。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特殊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践行特教老师“向善、向上”的坚定信念。

  用专业知识启蒙特殊学生

  早期聋儿语训是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语训教师,雷雯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保证语训质量,她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要花费20分钟至30分钟的时间面对面进行单独训练。20多分钟的训练时间对单个学生来说并不算多,但是对雷雯雯而言,十几位学生加起来至少需要训练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的训练过程中,她没有休息时间,需要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她总是蹲下来,让孩子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口型,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她常常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让他们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把手伸进她自己的嘴里,找准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每天这样训练下来,咽喉都会肿痛,声音也是嘶哑的。”雷雯雯说,“虽然很累,但是通过几年的训练,我教的学生有的基本能和健全人对话,有的可以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我还是感到挺欣慰的。”

  把思政课“搬出”教室

  在雷雯雯看来,对特殊孩子的智育教导很重要,但是思想教育更加重要。

  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一直都对德育工作十分重视,不仅设置了德育领导小组,还经常开展晨会、主题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过多依赖于老师的说教,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收效甚微,校内“小偷小摸”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

  “我不停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法制教育,自觉地遵纪守法。”偶然机会下,雷雯雯突然想到:体验式的教育要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为什么不利用公检法机关聘请学校教师做案件手语翻译的机会,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法律的威严?

  与学校领导商量后,雷雯雯带领学生到兴义市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案件的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开展模拟法庭,参与法制宣传等活动,让学生接受到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深刻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教育。

  润物细无声。体验式教育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了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得以内化和增强,校园偷盗的顽疾也迎刃而解。以往“小偷小摸”的同学都变得懂事起来,还主动要求参与到法制宣传活动中。

  2019年,雷雯雯的教学案例《把聋校思政课堂“搬出”教室》获得全州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案例三等奖。

  在线教学助力“停课不停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考虑到听障群体因听力受损,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较少,雷雯雯便主动录制了手语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视频,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帮助学校学生及社会听障人士科学认识疫情,做好日常防护。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延迟开学。“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的教育群体。”雷雯雯说,“虽然开学延迟了,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延迟,质量更不能打折。”

  她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延迟开学工作方案,召开“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筹备会,率先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挑选适合于聋教教学的平台推荐给学校教师,并担负起培训教师的职责。今年2月24日,学校网课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保障了全校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

  走过11年的特殊教育生涯,雷雯雯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默默呵护他们,为这群特殊的“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天。(舒鹏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