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韦应飞,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人,家里五口人:我,老公,还有三个孩子。 过去的苦日子提起来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住的老房子是用木头搭的,下冰雹的时候老是漏水,喝水要靠人工挑,洗衣服要到河里去洗,生活苦不堪言。那时候村里路也没修好,都是泥巴路,天晴摩托车一过全是土,下雨出门不是蹚水就是踩泥,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人出不去,就像与外界脱节一样。有时候想拿点农作物出去卖,去一趟镇里费时费力。 这样的日子过了许多年都没有得到改变,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 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我家中情况慢慢变好。一个孩子上学有助学金,另外两个孩子毕业后已经开始工作,常年生病的丈夫经过治疗,病也在慢慢好转,这些变化都让我对未来生活有了期盼。 国家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2015年,福尧村到册亨县城的通村公路修好了,就是这条路,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村里的路修好了,拉近了我们村和外面的距离,村干部们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产业,种植灵芝、木耳、竹荪等食用菌,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这让我不用到处找活干,在村里就能上班有工资拿。 我把自家土地全都流转出去,给村里合作社种植食用菌。我还去种植基地干活,一天能挣100元。有些工作需要技术的,村里还请来了专家,给大家作技术指导。怎么给菌棒打孔、栽种、采摘和养护,现在我都学会了。 这些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板路修到了家门口,下雨走路再也没有泥土粘脚。家中两个孩子上班赚钱,我自己挣的钱也够用了,于是我家就把老房子推了,修了三层小楼房。 收入稳定,修了新房,我家2018年脱贫了。 2018年9月,我们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前空落落的村慢慢地变得热闹起来。现在,我白天在基地干完活,晚上就到村里的休闲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实习记者钱凌芸整理)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