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挪,爬上十几楼已经满身是汗;在四面透风、裸露砖墙的屋子里,用水桶打水,点燃柴火做饭;夜幕降临,只能靠微弱的烛光照明......这样的情景并非发生在穷乡僻壤,此时此刻就在众多城市被人遗忘的角落——烂尾楼里频频上演。一家人花费穷其一生的积蓄,期待实现一个安居的梦,但在面对烂尾楼时,这个梦又是如此遥不可及。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华鸿金色纽约项目建设时断时续,施工实际处于停滞状态;作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最大的城改项目之一的西江月小区,数千名购房业主和数千名西姜村城中村改造的村民仍没有入住房屋......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往往成为网络新闻的爆款,足见社会关注度之高。 其实, “烂尾楼”的存在,并非只是大煞城市风景这么简单。一些占据黄金地段的烂尾楼,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更让人揪心的是,“烂尾楼”背后是无数个负债前行的家庭,持续的毫无希望会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烂尾楼存在已达10余年之久,无人接盘、无人维护,甚至有成为危楼、随时倒塌的风险。 可见,“烂尾楼”是一座城市的伤疤,更是购房者心中难以抚平的痛。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房价仍然处在历史高位附近,所以没有房子的老百姓,想要买一套房很不容易。一套动辄上百万元的商品房一旦烂尾,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除了要面对不知何时才能复建的烂尾楼,每月需要按时为其偿还按揭贷款的压力,更是让不少家庭雪上加霜。 群众的诉求就是工作的追求。面对购房群众的无助与期待,解决烂尾楼问题没有退路,只有前行。一方面,减少烂尾楼风险的当务之急,可先从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入手,确保只用于本项目建设,不能随意支取。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可以探索房地产预售机制改革试点,尤其是需要利用好房地产上行期的时间窗口,尽早处置化解烂尾楼项目问题。 情系广厦万千,心怀百姓忧乐。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约束机制,促使“烂尾楼”续建,决不能让“有房难住”“有家难回”成为民生之痛。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