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正进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河南洛阳西南隅街道挂出横幅,让群众接到12340热线时回答:我知道!我满意! 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行测评是检验平安建设成果的重要措施,旨在通过运用科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如实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因此,通过12340热线进行电话民意调查,切合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这为有关部门下一步查漏补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初衷为真实反映群众安全感的民意调查,由于事先要求群众统一回答“满意”,自然就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难逃“注水”之嫌。同时,倘若这样的“满意度”得到承认和激励,恐将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因此,这种粉饰出来“满意”是自欺欺人,不仅不能让群众真满意,恐怕还会在群众心中减分。 群众最反感的是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群众最欢迎的是实实在在地干实事办好事。一个地方希望自己管辖区域安全感“爆棚”本无可厚非,但动歪脑筋“讨要”得来的“我满意”,只能树一时之绩,禁不起时间的考验。而最终得到的“成绩单”,不仅让上级无法获取地方群众安全感的真实状况,更是为其今后平安建设埋下了隐患。 群众满意度更像是一面镜子,既能照见具体问题,也能折射干部作风。如何对待测评,反映着干部作风。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如果只把群众满意度当成“临时抱佛脚”的考试,采取打招呼、突击迎检甚至“讨要满意”弄虚作假等方式应对,即使满意率是百分百,也终将是“纸糊的鲜花怕雨水”。另一方面,上级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真正把监督权与打分权交给群众,让其独立地不受任何干涉地打分,确保测评不掺杂一丁点“水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称。民调“被满意”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只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只有崇尚实干,平时下足“绣花”功夫,多做实里子工程,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装在心里,群众才会真满意。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