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0年了,亲人你在哪里 ——为抗美援朝贵州籍烈士寻亲 ![]() 60多年杳无音讯的压抑,化作祭拜时的一声长叹。10月28日,辽宁省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16位烈士的亲属代表祭扫埋葬在此的亲人,故去的英雄与思念的亲人68年后终于“团圆”。 ![]() (樊洪波摄影) 上午10时,“贵州籍抗美援朝烈士亲属代表团祭扫烈士仪式”正式开始。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绥阳县、贵定县、贞丰县等地的16位烈士亲属代表和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辽宁省锦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志愿者代表肃立默哀,寄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 (张佳鹏航拍) 70年前,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告别亲人、志愿参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长眠着109位贵州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是安葬贵州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最多的地方。 ![]() (张佳鹏航拍) 胡明许烈士的侄子胡炳发在墓碑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告叔》信,向他报告家中情况:“您的母亲已去世五十多年,大哥也去世二十多年,大姐刚去世三年,二哥、小弟还健在,经常念您。儿辈弟兄姐妹十四人,孙辈十五人,重孙辈胡姓五人(义务兵一人),全家都身体健康,一切均顺,放心吧!”读罢,从墓旁的松树下捧了两捧土,装在袋子里。胡炳发说:“贵州离辽宁太远,我带点土回去,在父亲墓旁立一个衣冠冢,每年在家乡祭拜。” ![]() ![]() 罗志高烈士的外孙潘国忠从家乡背来了故土,洒在墓碑四周。潘国忠说:“外公是志愿参军的,走时我母亲才2岁多。她这么多年一直在找我外公,现在70多岁终于找到了,但因为身体状况过不来了。” ![]() 这109位烈士,牺牲时大多数只有二十来岁。这隔断了68年的亲情,在这一刻重新连接在一起。而让这一刻变成现实的,是鞍山市志愿者杨宁。 祭扫仪式结束后,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16位烈士亲属向杨宁赠送一面感谢锦旗,没有这位老志愿者十几年的默默奉献和寻找,恐怕也就不会有这次“重逢”。 2019年,杨宁因多年义务为烈士寻亲,被评为“辽宁好人”。退休前,他是台安县博物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有不少烈士至今找不到亲属,从那时开始他自发挖掘这些烈士的身世,十几年来自费跑遍了国内近百个烈士纪念馆和烈士陵园,通过收集比对信息帮烈士寻找家人。 五年前,杨宁在锦州市解放锦州烈士陵园走访时,听闻埋在这里的志愿军烈士有五六百名之多,几乎没有后人过来祭扫。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宁经过对烈士名单进行整理归纳,发现这份名单中除了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烈士外,人数最多的是来自贵州,多达109人。 ![]() 通过五年不间断的整理,2020年3月,已经退休的杨宁将一本记录着烈士的名字、籍贯等信息的小册子和一封寻亲信寄给贵州退役军人事务厅。这封信引起了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的极大重视,厅里查阅贵州当地相关历史文献,与辽宁方面沟通核实,并亲自派人到锦州走访调查,最终确认这109名贵州籍烈士确确实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未查到亲属信息。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向省内各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函,要求各州、市、县尽快查找核实烈士亲属,同时协同多彩贵州网等网络媒体共同寻找109名烈士的亲属。 经过几万人的共同传播和努力,目前已为20位烈士找到亲属。“烈士周占义的亲人找到了”“烈士龙兴祥的亲人找到了”……每一条喜报都让杨宁兴奋不已,在他看来,每一个反馈就像一支强心剂,这是支撑着他继续帮烈士寻亲的动力,英雄精神长在,他为烈士寻亲的步伐不会停下来。 (部分素材综合鞍山全媒、辽沈晚报、多彩贵州网)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