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有40多年历史、正在改造升级的胜利菜场贴出一则《入驻须知》,其中明确写有“女售货员年龄不超过45岁,男售货员不超过50岁”的内容。这条规定不仅引发了菜场不少老商户的担忧,也引来网友批评。市场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电话采访时称:“不觉得有风险吗?(摊贩)每天搬上搬下,你得考虑身体强度啊。”10月23日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发布情况说明称,《入驻须知》为市场运营方自行制定和张贴,已约谈企业,目前企业已撤除《入驻须知》。(2020-10-26南方都市报) 人到中年,连卖菜的资格都没有?武汉的改造规定看似是为中年售货员的健康考虑,实则是拿着年龄剥夺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而且,就现实情况来说,菜市场的售货员一般都是中年人群,武汉市的“一刀切”行为太欠缺考虑。 虽然的确要考虑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劳动风险,但是应该按照具体工作强度和每个摊贩的身体情况来判断,而不是用年龄进行“一刀切”的规定。摊贩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收银员和搬运工的工作强度怎么可能一致?况且,市场上卖菜的业务水平、菜的质量情况和摊贩的年龄决不挂钩。难道超过45岁的女性、50岁的男性卖的菜就没有年轻人卖的菜好吃?没有年轻人卖的菜新鲜? 职场中,年龄和性别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不少用工单位在招工时,都更加倾向于选择男性和青壮年群体。男性结婚,就是家庭状况稳定;而女性结婚,就是存在婚假、产假等休假情况。而且在当今社会中,文化水平教低的中老年人群已经被逐渐排除在社会企业之外。但是没想到有一天,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情况竟然会发生在菜市场的就业体系中。现在菜市场的摊贩,中老年男女性已经成为主力军,虽然存在年轻力量,但相对来说只是少数。武汉胜利菜市场的改造规定实行之后,这群庞大的被迫下岗中老年群体应该何去何从? 绞尽脑汁,笔者也无法想明白武汉胜利菜市场这一改造规定的合理性。菜市场改造升级为何从摊贩年龄入手?菜市场要改造升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该是朝着更卫生、更惠民、更便利、更公平的市场管理和规范方面进行,而不是对摊贩的年龄进行“一刀切”。菜市场本该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改造升级不可或缺,但是不要让菜市场的改造也成为“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郑州大学 徐玟倩)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