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从原三宝彝族乡干塘村搬到阿妹戚托小镇的。建隆公司去年5月开厂我就在这里上班了,刚开始是2000元一个月,现在是220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300元满勤奖,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杨进定在生产线上一边用电笔测试着拼装中的三轮电动力线路,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 年过40岁的杨进定与大多数原三宝彝族乡的村民一样,穷居深山,每年种完庄稼,有时间外出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母年纪也大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让他家一家6口搬进了阿妹戚托小镇120平方米的“小洋楼”,并享受到城镇低保等待遇,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以前在外打过零工,有一天没一天的,收入不稳定,现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而且离家近,老人、孩子有什么事,马上就可以赶到家。”孩子上学方便了、老人就医问题解决了、购物快捷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稳定的生活,让杨进定一家非常感党恩。 阿妹戚托小镇前身是晴隆县三宝彝族乡,被列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那里山高坡陡,土壤贫瘠,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典型边远贫困山区。位于晴隆县城内的阿妹戚托小镇,是按照国家3A级旅游扶贫示范景区标准打造的整乡搬迁安置点,于2018年12月投入使用,承接了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人口1317户62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7户4662人。2019年7月,该小镇设立三宝街道办事处,下辖新宝、新塘、新坪、新露、新荷、新箐6个社区,总人口3095户147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8户12415人,搬迁群众来自长流乡、花贡镇、茶马镇、三宝彝族乡等11个乡镇。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快融入、能致富,晴隆县在迁入地阿妹戚托小镇旁边配套了一个产业园区,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该产业园占地面积350亩,分为机械制造区、服饰鞋帽加工区、家装建材加工区、农特产品加工区、小商品及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区、生活服务中心6个功能区。目前,已建设完成11栋标准厂房,已有建隆汽车、龙发服饰、山水鞋业、汉林居、永惠服饰等8家企业入驻园区,已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作为扶贫车间的建隆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该公司已带动236人就业,其中居住在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劳动力占90%,月平均工资2000元至3000元。 “我们目前月产电动车约6000辆,去年5月第一辆电动车下线,至今年9月中旬,已实现销售额近4000万元,我们现在正在筹建两条新的生产线,扩大产能后,可实现年产电动车30万辆,可为阿妹戚托小镇搬迁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说起企业的发展,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云昭语气沉稳而有力。 建隆公司销售经理廖申强告诉记者,目前生产的“黔建”牌电动车有二轮、三轮及观光车等种类,主要销往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地。为让黔西南州老百姓都能买到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该公司在黔西南州各县市、乡镇设立了20多个销售点,今年以来,州内总销售额上千万元。 “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工作轻松、收入也可以,一个月2500元工资,还有中餐补助,我很满意这里的工作。”今年18岁的王松,是从原三宝彝族乡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的脱贫户。今年3月来到建隆公司上班,经过3个月的上岗培训,已成为熟练工人。如今,不但能够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正在阿妹戚托小镇配套学校上学的妹妹,让王松很是开心。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