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龙县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振兴农村经济,全力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低效作物调减、林下经济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在全力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上,安龙县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和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坝区建设。围绕“一主三辅”主导产业,扎实推进25个坝区46795亩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提升2019年第一批9个示范坝区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第二批16个坝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安龙县25个坝区累计入驻县级以上龙头企业42家、农业合作社79家,流转、入股土地3.56万亩,种植农作物6.9万亩,带动农民3.4万人,其中贫困户5577人。 今年以来,安龙县获省级下达2019年第一批坝区省级财政产值奖补资金849.71万元,资金总额位列全州第一;贵州省安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 在全面推进低效作物调减上,安龙县坚持落实到图斑、落实到地块、落实到替代物、落实到经营主体、落实到责任人,认真落实1.4万亩低产值农作物调减任务,完成替代图斑数199个。以中药材、精品水果、烤烟、蔬菜等品种为主要替代作物,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群众5.25万人次。同时,借助“黔货出山”、农产品“风行天下”销售推介安龙特色农产品,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全省茶业推介会、全州林下菌药产品展销订货会,积极推广安龙农产品品牌。 安龙县依托“一县一业”明确主导品种,扎实抓好林下菌药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今年以来,安龙县五福街道、普坪镇香车河村,立足自身土地、森林、水源、气候等优势,积极抢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机遇。 普坪镇以香车河村为核心点,引导带动周边15个村加快整合闲置土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种植技术培训等,进一步增强村民发展食用菌的信心,有效促增收。同时,五福街道按照“以点带区促拓展”的思路,确定以五福“福菌园”为中心,有效挖掘林下菌药产业潜力,着力打造辐射周边两公里范围的林下经济种植基地。该基地主要种植黑木耳,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新市民(农户)+基地”的林下菌药产业发展模式,打通“鲜耳+干耳”双销售渠道。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围绕就业促进产业,大力推进林下菌药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两业双带”脱贫致富,搬迁稳得住目标。“福菌园”林下种植基地种植黑木耳262亩,分棒种植农户45户,林下务工5000余人次,间接受益农户达400余户。 截至目前,安龙县林下食用菌种植1.17万亩,林药种植4104亩,地块整治4522.2亩,其中已具备入棒条件595亩;带动1927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新市民293户、贫困户1058户,累计用工7.63万人次。 (实习记者石征壁)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