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政策好,让我们有房子住,有事情做,有工资拿。” 时下正是兴义市洒金街道林下菌种植基地红托竹荪和黑木耳、灰树花的采收季节。走进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竹荪和黑木耳。 “采摘分拣竹荪是有技巧的,方法不对就容易损坏竹荪品相,我们都是经过培训上工的。”在种植基地的一处帐篷里,69岁的杨朋英和几名工人将刚采摘的新鲜竹荪分拣。她们今天的工作主要是把“竹荪蛋”剥开,然后按照个头大小进行打包。 今年5月以来,兴义市洒金街道按照部署,规划发展林下菌药种植1700亩,其中红托竹荪380亩、灰树花1100亩、黑木耳120亩、铁皮石斛100亩,在充分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林下菌药绿色经济的同时,也为搬迁新市民就业搭建产业平台。 “我们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在这里干分拣的活,不仅轻松,每天还有80块的收入。”杨朋英搬迁到洒金街道两年多,她说,“这里环境好,日子很舒坦。” 洒金街道办主任文志华介绍,为了让搬迁群众稳下来,洒金街道作为黔西南州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承接地,为就近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核心区建设采取国有平台公司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的方式,将“老市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产业,解决新市民没有土地、老市民劳动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新老市民共同就业。 “街道办开发了多个岗位,能保证让搬迁过来的群众都有事做,有工资拿,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培训,传授种植技术。”文志华说。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林下菌药产业,就近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以产业促就业,自项目启动以来,现已有效解决新市民一般劳动力就业6000人次,弱劳动力就业1.6万人次,促进新老市民日均增收80至150元。 目前,基地用工量最多时候一天达700多人次,基地预计今年红托竹荪达到4000万元、灰树花达到1000万元、木耳600万元的产值。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