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从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黔西南州共接待国内游客657.37万人次,同比恢复99%。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舆情”和“三增一降”目标。旅游市场复苏良好、经济带动百姓致富、旅游产业引领产业振兴、旅游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国庆前夕,黔西南州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分别对“国庆”“中秋”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州领导杨永英、顾先林、黄曼多次带队深入各县(市、新区)开展节日旅游市场、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班子成员采取班子成员分片包保方式,分别带队到各县(市、新区)景区景点、娱乐场所、酒店客栈等涉旅企业督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接待服务和市场秩序情况。 同时,全州各景区充分利用“一码游贵州”平台以及微信、微博、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发布“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文化、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安排、疫情防控要求、预约制度等相关信息。并向游客发出假日黔西南旅游温馨提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理性消费、错峰出行、文明出行。 整个节日期间,全州涉及旅游服务保障工作的交通、疾控等多个部门联动联合联查连督导,全面实行“无预约、不旅游”的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好“公安+卫健+景区”机制,共同做好各环节工作,保证疫情防控到位,维护景区旅游秩序,为游客提供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并持续深化全覆盖、零盲区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了全州“双节黄金周”无安全生产事故,游客零投诉、无疫情。 旅游产品丰富活动多样旅游市场复苏回暖显著 疫情过后,越来越多游客更青睐康养游、乡村生态游、体育健身游等,黔西南作为全省疫情病例首个清零地(州、市),充分利用好“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对游客需求精准服务,假日旅游市场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出景区产品供给丰富多样、民宿客栈爆棚、自驾游客占主流、省内游客占比高、乡村旅游备受青睐、活动游客参与率高等特点。 在黔西南州,“江南塞外”兴仁放马坪、贵州醇景区心形花海、贞丰三岔河等景区景点成为年轻情侣休闲度假的必选,贵州龙博物馆、云屯国际生态体育公园等景点受到了亲子游家庭的青睐,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成为公司企业员工开展拓展活动的绝佳场所,册亨万重山景区假日期间正式开放,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同时,全州A级景区、旅游村寨都积极推出地方非遗文化活动展演,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八方宾客。兴义万峰林、兴仁放马坪、贞丰三岔河、册亨万重山等景区的网红民宿客栈一房难求。 此外,自驾游占全州综合接待游客人次的32.7%。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三岔河景区、云屯国际生态体育公园、阿妹戚托小镇等重点旅游景区停车场火爆,曾经走马观花旅游方式已悄然走向深度体验,“客流”消费已向“客留”消费转变。 小长假中,除了占比高的省内游客,来自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河北等省外城市游客也呈现上升趋势,他们除看中黔西南州景色宜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的优势之外,更多则是奔着秀色可餐的黔西南美食和民宿康养之旅而来。万峰林里体验金秋稻谷收割、品尝农家蛋炒饭,万峰湖畔、放马坪野钓露营,布依族、苗族村寨体验非遗扎染、织布、刺绣项目,亲手制作非遗手工制品等乡村文化活动让游客放松心情、亲近自然。 整个节日期间,黔西南州共举办百余场民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近75%的游客参与旅游目的地的各类活动,参与度极高。许多游客均表示“黔西南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提升旅游服务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2020年以来,黔西南州通过旅游景区项目升级改造,全方位提升兴义万峰林、兴仁放马坪、晴隆阿妹戚托小镇、册亨万重山等多个景区服务环境及接待能力,“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有了新进步,提升和巩固树立了黔西南州的良好旅游形象。 国庆小长假刚结束,10月10日,当地多部门联合组建的黔西南州游客集散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服务质量,加大推动旅游产业品牌升级力度,助力当地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聚焦“三增一降”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以崭新的形象迎接疫情后新的旅游高峰,努力推动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持续高质量发展。”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凤)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