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龙新区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辐射带动全区各镇(街道)农户发展规模化韭菜种植,全力推进韭菜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产量高、见效快、市场好”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在德卧镇德卧村,一大早,农户们就开始忙碌地收割韭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今年2月,在贵州韭之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该村村民通过成立合作社投资80万元种植260亩韭菜,短短几个月,韭菜就开始收割初见成效。 “从7月开始到现在收了50吨左右,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发展几百亩。”义龙新区吉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王村说,老百姓看到韭菜的市场需求及价值,种一年可收成五年,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发展意愿非常强烈。 位于义龙新区格沙屯河下游的坪桥坝区总面积600多亩,过去一直是优质水稻产区,今年初,格沙屯村引进贵州丰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340亩土地发展韭菜种植,7月中旬以来,韭菜陆续进入收割阶段,每天都有几十名工人采收韭菜。 “正常情况下每天能采收两吨左右,村民按点工的话每天大约收入100元左右,计件的话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据该公司法人周盛荣介绍,公司每月为务工村民发放工资达6万元至8万元。 在德卧镇韭菜分拣中心,一车车从各镇收割的新鲜韭菜运送到这里,60多名来自附近的工人正在分拣、清洗通过订单模式回收的韭菜,并装冰用泡沫箱打包装车后运往全国各地。 “在这上班,一是离家比较近,照顾孩子方便。二是待遇比较好,每天工资有130元左右。”德卧镇毛衫树村村民王文兰高兴地说。 “我们的产业已经成型,接下来将重点打造品牌,力争全区韭菜走在国内市场前列。”据贵州韭之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杨昌勇介绍,在公司带动下,截至目前,全区共种植6320亩韭菜,每亩韭菜年收入预计可达1万元,从今年3月第一茬收割至今,已销售1000余吨,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预计10月将进入韭菜销售的高峰期。下一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蔬菜品牌。 目前,义龙新区韭菜产业已形成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格局。下一步,新区将以5万亩种植规模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将韭菜产业打造成为有特色的全产业链,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记者 房泰安)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