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全州资讯 本网原创 查看内容

“天罗地网”“科技围城”黔西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实招

2020-1-14 09:06| 发布者: 272794389| 查看: 343| 评论: 0|原作者: 山遇水
  近年来,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的对口帮扶下,在省公安厅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实施“强化一个指挥中枢、筑牢四个防控阵地、夯实三个基础工程、深化四个协作机制”的“1434”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上“创安·跨先”,在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伟大征程中作出高质量贡献!

  锻造一个“实战中枢”——全功能建设社会治安一体化防控指挥部

  黔西南州公安局按照《全国公安机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打造了一个智能化、扁平化、实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通过联合作战平台,实现多维接警、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一体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常态化督查,实现指挥决策更精准、打击犯罪更有力、社会治理更高效。


  打造“情指行视巡”联合作战平台。实战化指挥部融入指挥调度、视频监控和巡察、警情汇聚分析研判等系统平台,综合应用图象信息联网、视图检索处理、人像比对、车辆侦查、视侦案件管理和合成作战功能,精确防控现行违法犯罪和街面犯罪,推动侦查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实现大(要)案多侦协同一体化作战、数据化运行。

  打造“情技网”联合作战平台。打破警种壁垒,安排刑侦、禁毒、经侦、反恐、治安、网安、情报部门各一名民警集中“捆绑”值守,综合运用“智运算”系统实时查询、研判、经营和扩线无缝对接,推动后知型警务向先觉型警务转变,通过“先知三预”机制实现“扁平化”指挥、“垂直式”用警、“点对点”调度,“情技”运行更加高效顺畅。

  打造反诈骗联合作战平台。创建大数据反诈骗“176”警务模式,建立一个实体运行的反诈骗平台——反诈骗中心,自主研发应用网络诈骗案件攻防系统,实现源头防控、宣传预警、扁平指挥、劝阻拦截、快速止付、分析研判、省域串并“七大功能”,健全预防协作、统一接警、应急响应、三级联动、案件管理、勤务管理“六项机制”,形成了公安主导、部门联动、打防共举的反诈骗综合治理新模式。

  打造执法办案联合作战平台。建成州和9县(市、区)公安执法办案中心,综合运用实战化指挥部大数据督察系统、一体化信息采集系统等数据资源,实现执法办案审讯系统、轨迹查询系统、远程询问系统集成应用,形成了一套“执法必录、循案可查、有理有据、落实到人”的规范化执法办案管理闭环。

  2019年,黔西南州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化指挥部收集各类预警信息891条,发出会商研判督办函108期、预警提示函130期,电话预警提示800余次,落地核查指令117条。仅反诈骗一项,立电信网络诈骗案就达834起,破案4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5人,通过7×24小时大数据反诈平台拦截劝阻疑似诈骗电话和通缉令预警共计达18446起,止付涉案资金8535.75万元。

  筑牢四个“防控阵地”——全方位打造社会治立体化安防控新格局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全面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路段、重点车辆管理,紧紧围绕人、事、物、地、组织归口管理,实现州级全程社会治安数据标准化采集、规范化录入、可视化调用和全覆盖防控。


  筑牢圈层封控,“六圈”构建“天罗地网”——

  环省、环州、环县市、环主城、环乡镇、环村组构建六级治安防控圈,布建了治安高清前端摄像头47876个、治安封控卡口545个,通过大数据风险感知系统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安装摩托车、电瓶车、大牲畜防盗芯片和儿童监护手环等终端30万余个;为查缉站点配备远端预警、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证核查等智能感知设备,保障了圈层封控智能感知、精准识别、触圈预警、实时响应。

  强化单元防控,智能打造“科技围城”——

  实施交巡平台、流动前哨、快反轻骑、平安战斧、视频巡查、智能卡口等“九位一体”的城区防控警务;在136个住宅区建成“智慧平安小区”并将在2020年再建400个;在行业场所全面安装应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旅店业信息系统等6大系统,在客运行业场所全面实施“561”反恐防恐警务;重大安保指挥可视化、扁平化、智能化、一体化实战,全景式管理、全要素监测、全过程监督、全时段值守和精准布控、精确指挥、精细衔接、精致落实机制更加完善。

  做实要素管控,立体布防“前沿阵地”——

  依法管控、精准管控和动态管控“人、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采集标准地址2千余万条、采集率106.34%,人地关联率100%、房地关联率100%、人物关联100%;利用网络大数据综合平台实现数据智能采集分析、网络大数据作战、电子物证取证,为情报先知、精准预测、及时预警、有效预防的平安风险“先知三预”治安防控奠定基础;依托全国枪支管理系统、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枪、爆物品实施常态化和全环节安全管理。

  优化乡村治控,务实创新“枫桥经验”——

  出台《黔西南州农村警务建设指南》,在995个村寨建成综治(警务)中心,搭建了治安共商、综治信息管理、风险感知、平安金州互助信息、特殊人群监护“五个平台”。为农村警务室快反队配备警用摩托车165辆、警械装备2300余件,提高农村派出所集成作战、应急反应能力;出台《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建设指南》,推行无差别受理服务,打破户籍地限制,建立标准化办事流程;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一村一警务室、一村一综治中心等平安乡村“十个一”机制,全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打、防、管、控等基础。

  夯实三个“基础工程”——全链条编织社会治安智能化防控支撑网

  黔西南州公安局狠抓治安防控支点、风险防控系统、应急响应平台三个基础工程建设,实现防控精准化、资源集约化、运行高效化。


  夯实治安防控支点。以派出所、警务室、交巡平台和公安检查站等为重点的治安防控支点建设同步推进。公安部新时代派出所建设标准及“两房”保障全面落实,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细化措施——“7198”在136个派出所落地见效,值班备勤、接处警、服务窗口、纠纷调解、执法办案等“九个规范”和以防促管、以防促治、以防促打等“八个促进”夯实主业,分类打造的一线警务室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城区交警、特(巡)警“两警联勤”,共值交巡平台,提供便民服务,就近执勤执法,实现了动中备勤和人、车、物差异化分流。

  夯实风险防控系统。广建风险“探测器”,采集汇聚和清洗数据,掌握规律特点,深度挖掘建模,高效实施风险隐患管控。全州27万余套“风险探测器”终端每日动态采集人、车、物、事感知入库数据量达5亿条以上。38种数据系统实现关系拓展、特征比对等200多项数据汇聚;根据数据规律特点,完成“盗抢骗”类、反恐类、命案类等13类模型的构思搭建;搭建“天算中心”,对汇聚数据进行超级运算和综合研判,高效服务一线侦查办案部门;搭建“1+9”“钉钉”信息指挥作战群,对勤务民警提请的数据服务和查询研判需求执行秒级响应。

  夯实应急响应平台。自上而下构建完善州、县、乡、村四级警务应急响应体系,融合现有应急、指挥、视侦、警航职能,建成全省首个全面投入实战化运行的情报指挥中心。在9县(市、区)公安机关推行符合县域实情的应急响应运行模式,将警种业务与110指挥中心常态联动,警情处置快速有序,高效打击各类现行违法犯罪;建成125个派出所指挥室(在建6个),整合了接警处警、指挥调度、信息研判、视巡视侦、地网安防、数据督查“六大功能”,并将其触角延伸拓展至21个试点村(社区),2020年底将实现全州1097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深化四个“协作机制”——全要素构建社会治安社会化防控共同体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有序实施四个警务协作机制,高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强化、深化、优化公安机关服务和谐稳定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

  创新推行热线帮扶协作机制。建立维权、维稳、维序“三维”联合服务指挥部,畅通帮扶热线、严守法律底线,实行“1+9+N”专班运转模式,1个州级联合服务指挥部加9个县级联合服务指挥部加N个责任主体单位,设办公室在州公安局,从政法、公安、司法、教育、人社、卫健、交通等部门抽调相关负责人轮流带班值守,抽调精兵强将负责日常事务,综合运用技术服务、靶向供给、联合作战体功能,及时核实涉及维权、维稳、维序的帮扶热线问题,定向督办、限时解决,落到实处。

  创新推行“三跨”警务协作机制。深入推进跨警种、跨层级、跨区域警务协作,组建固定专班,汇聚资源、集中攻坚;将全州公安按毗邻距离划分为3个协作区,协作区异地用警自行协商,报备即可,警力不足再由州公安局调度;建立了州、县、乡三级情技网视合成作战线索报送流转、指令发布、实时靶向供给24小时服务机制,做到前方警情需要,后方有求必应;将县级公安机关辖区划分为若干警务区,明确一个中心派出所负责按需调剂警务区警力;与云南、广西、四川建立禁毒和反恐区域合作机制,实现14个州(市)公安局加入协作。

  黔西南州公安局于2018年2月7日破获“2018-36”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缴获冰毒片剂108.86公斤,斩断了一条从缅甸入境云南经贵州到湖南、湖北的贩毒通道,为省际跨区域多层级警务协作提供了范本。

  创新推行“警、政、企”协作机制。州委、州政府印发《黔西南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公安+”警务行动方案》,实施公安+政务、企业等30个警务行动。由公安机关和州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合商会企业代表建立风险共治、靶向治理、治安联防常态化协作模式,明确“警、政、企”协作职责,共同搭建风险共治平台,实行社会治安防控联席会议、情况通报、创建评比、督导问责制度,实现风险共治、靶向治理,打响护航“平安企业”品牌。

  2019年,“警、政、企”三方通过细化实施《一对一警务联络官工作机制》《警企“治安联防”机制》《“放管服”打包服务机制》,有效根治了兴义市民族风情街盗窃案件突出、浙兴商贸城治安巡逻防控较弱、兴义市木贾物流城打架斗殴较为突出等社会治安问题。


  创新推行“微警务”警民协作机制。全州公安机关依托基层派出所、大数据新型农村警务室、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组建警民交流微信群743个,常住人口较多的派出所还分别建立了“派出所工作群”“办证交流群”“片区警务群”,包括派出所民警、辅警、行政村和社区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等在内的群成员共计7万余人。各类警务微信群在传递非涉密工作任务和信息线索、有效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了解治安状况、排除安全隐患、打击违法犯罪、妥善处置矛盾纠纷、发起群防群治、扩大平安法治宣传覆盖面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正笃实,日新其力,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创建,持续优化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黔西南公安坚决打好风险化解攻坚仗、严打犯罪主动仗、社会防控整体仗,成果丰硕。2019年,全州现行命案发案18起,同比下降41.94%,破案率100%;“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23.29%;共抓获逃犯791名,在逃人员存量下降70.67%。网络电信诈骗嫌疑人抓获率96.20%,排名全省第一;查处“黄赌”治安案件1122起,查处5296人;移送毒品刑事案件114起,缴获各类毒品56.61公斤,查处吸毒人员1851人;132个派出所辖区中,有114个派出所实现了“两抢”案件“零发生”,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公安队伍建设整体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殷选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